省统计局近日公布年度统计结果,2012年浙江省全社会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40087元,同比增长12.2%,日平均工资为153.6元。全省职工的年均工资首度迈入4万元关口,这一数字在全国各省区中处于领先水平。
当然,这个数字不光能让我们弄明白浙江人当今的收入现状,经社保主管机构确认后,它还将具有法律效应。社保缴纳、工伤待遇、误工费等都会根据各自的规定,参考这个全新的工资水平来调整相关的额度。
据了解,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是指各单位的职工在一定时期内每人所得的货币工资额,是反映一定时期内职工工资收入高低程度的主要指标。它包括基本工资、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工龄工资、计件工资、奖金、各种津贴和补贴等,不论是以货币形式还是以实物形式支付,只要符合劳动报酬性质,都会统计在工资总额之中。
收入的行业差距是社会发展带来的一块心病。不过从数据上看,这一差距在我省似乎有缩小的趋势。
2012年,名列19大行业榜尾的是农林牧渔行业,年均工资为27638元。在2011年,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以24955元的年薪成为薪水最低行业,2012年这一行业的收入水平为28434元,比上年增加了3479元,位列倒数第二。
自从2009年全省金融业平均年薪突破10万元,成为浙江有史以来头一个平均年薪过10万元的行业,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业的高利润早已是公开的秘密,学界、业界一直流传着“大银行行长的年薪高到不好意思说的地步”这样的说法。2012年,浙江金融业年薪依然高达126557元,但相比上年130071元的水平有所下降。
另外,垄断行业因为占据着垄断资源,利润回报较高,收入水平也处于较高水平。去年,“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平均年薪为77911元,排名第三。不过这一数字与上年相比,也下降了4804元。“收入差距确实存在,不过合理范围内的差距并不等于不公平。”统计专家说,由于行业技术、资本、人力资源素质等构成不一样,劳动生产率不一样,在产业链的位置不一样,因此,其工资水平当然会有差距,但应该维持在合理范围内。“比如金融机构的从业人员文化程度与餐饮等其他行业相比,是比较高的,相对应他们的劳动报酬也会比较高,有合理之处。”
除了行业之间的差距外,国有企、事业单位的收入水平明显高于私营单位。2012年全省私营单位职工的年均工资为32048元,不到全省职工的平均数。“在全省众多的中小微民营企业中,低、小、散类型的企业比例还是比较大,而这些企业往往倾向于压缩劳动成本来提高经济效益。不过,纵向来看,私营企业收入的增速还是提高比较快的。”统计专家分析。
部分垄断行业的持续高收入,普通制造业、公共服务业的较低收入,都让人们对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寄予厚望。统计专家说,此前中央明确的收入分配改革思路是“提低、控高、扩中”,将重点提高农民、城乡贫困居民、企业退休人员和低收入工薪劳动者这四部分低收入劳动者所得。这让我们对未来的收入更加合理地分配充满了期待。
李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