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4版:文摘

699万大学毕业生冲击“最难就业年”

  699万人是什么概念?比总人口数为630万人的宁夏回族自治区还要多出69万人,这一群人正共同面对号称“最难就业年”的2013年。今年是建国以来大学毕业生最多的一年。而大学毕业生就业与劳动力市场的供需错位、高校学科设置缺乏特色、大学生自身定位失衡等矛盾,共同促成了“最难就业年”的诞生。
  今年,全国毕业生数量达到历史最高的699万人,比2012年增加19万人。自2003年以来,10年中中国大学毕业生总数持续上扬,并激增了2倍,其中,2003年,毕业生总数只有212万人,2005年即为338万人,2009年突破600万人,刷新为611万人。高校扩招的加速,使2013年成为自建国以来大学毕业生最多的一年。
  据知名社会调查机构麦可思研究院今年2月初对近500家用人单位的统计,今年计划招聘岗位数同比平均降幅接近15%,今年全国本届高校毕业生总体签约进程明显低于上届同期水平。
  以高校云集的北京为例,今年北京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22.9万人。截至4月19日,高校毕业生签约率为28.24%,其中研究生签约率36.59%,本科生签约率26.6%,专科生签约率16.84%。上海地区的应届生就业形势也不容乐观。据上海市教委统计,截至5月10日,今年上海高校毕业生总体签约率为44.4%,比2012年同期下降2个百分点。江苏今年也有53.2万大学生走出校园,比去年增加6000人。
  虽然僧多粥少,但在就业竞争中,也有些专业相对好找工作。在对2013届大学毕业生的调查中,签约率最高的是制造大类专业,其次是电信及电子信息专业。高职高专和本科毕业生签约企业主要集中在民营企业,硕士生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
  值得注意的是,早几年高考时大家一窝蜂涌向的所谓热门行业,出现了签约率下滑的情况。其中,高职高专毕业生签约率下降较快的专业为:生化与药品大类、公共事业大类;本科为医学、经济学;硕士为农学、教育学、管理学。
  (摘自《现代快报》 赵杰/文2013年5月20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