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程益新
本报讯 平湖的“新仓经验”、嘉兴的“农合联建设”、温州的“资金互助会”……处在我国经济最具活力的长三角地区,浙江从来不乏助推经济发展、构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先进典型。5月10日,全省供销社经营服务综合体建设现场会在上虞召开,会议提出,到2015年,全省力争建成600个经营服务综合体。
近年来,省供销社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基层组织创新发展的工作举措,提出以“三个一批”(即提升一批、新建一批、改造一批)为主要内容的“基层社振兴计划”。如今,湖州市率先在全市范围内铺开建设供销社基层组织;缙云县在全省率先建成经营服务综合体并挂牌;上虞市在原有的农资、日用品、油品、农产品等经营服务基础上,增设农技推广、融资服务、证照办理和合作医疗费缴纳等农村事务登记代办服务,同时加大对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力度,提高了供销社综合服务“三农”的能力。
截至目前,全省供销社已建成经营服务综合体62个,带动项目建设61个,总投入3.07亿元。以此为引领,全省供销社系统基层组织建设全面推进,发展专业合作社2397家,有44%的专业合作社开展标准化生产,43%的专业合作社拥有自主品牌和商标,带动农户166万户,实现销售额171亿元;创办农产品、农资等各类行业协会182家,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197家,入会会员4.6万个,开展涉农培训5万余人次,带动农户58.3万户,助农增收21亿元。
为加快推进全省基层组织建设,省供销社研究制定了《浙江省供销社经营服务综合体实施意见(试行)》,大力推进供销社基层组织建设。意见明确指出,综合体建设要以基层供销社等为主体,按照“布局合理、功能完备、服务配套、制度健全”的要求,采取提升、改造、新建等多种形式,盘活调整资产和经营设施,优化资源配置,形成集商品经营、产业发展、网络建设、涉农服务和带动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于一体的综合平台。全省具备一定网络基础和较强经营功能、具有服务带动能力、基本制度健全的专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综合服务社等,应通过进一步提升经营服务水平,努力发展成为该类综合体,争取构建具有浙江特色的供销社基层经营服务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