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接踵而至的雾霾天,让PM2.5成为热门词汇。“建议不要购买高楼9-11扬灰层”的说法也再次因此重新出现在公众视野,在网上引发热议。而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庚辰表示,“9-11层是扬灰层”的说法没有科学依据。一般情况下,近地面细颗粒物PM2.5的分布比较均匀,其浓度值随楼层变化差别不大。
王庚辰介绍,就大家最关心的PM2.5而言,因为其本身粒子很小,颗粒物本身沉降的作用比较小,不像大颗粒物受重力的影响大。在空气流动较好、上下混合比较好的时候,细颗粒物PM2.5在空气中的分布是比较均匀的,不存在9-11层细颗粒物比较集中的现象。
北大环境与工程学院教授谢绍光也表示,细颗粒物PM2.5在近地面对流层混合比较均匀,“一般越往高空走,颗粒物浓度会降低。但离地面200-300米的空间里,浓度不会有大的差距。”谢绍光说。
王庚辰介绍,按照大气物理常识,空气在水平和垂直方向都是不断流动的。但是,逆温层可以限制地面颗粒物向上传输,这时颗粒物就有可能在一定高度形成一个比较高的值,但这种情况属于极少数。此外,逆温层的高度是变化的,污染物在逆温条件下的分布也在不断变化。仅以层高来判断扬灰层“没有普遍的科学意义”。
(据人民网 一鸣/文 2013年4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