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文摘

中国古代地震史情

  芦山地震,再度引发人们对地震预测的关注。地震是地球上最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中国也是多地震国家,中国的地震预测始于何时?
  中国记载最早的一次地震发生于何时?
  据地震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今地震灾情总汇》一书中的统计,从公元前2221年至公元1994年,在这4215年间,震级大于4.7的地震,共计有5516次,也就是说,平均年年都有地震。
  在1949年-1994年的45年间,有灾情的地震共发生486次(其中有1次为国外地震影响),也就是说,几乎每年都有1次破坏性地震发生,这与五千年间统计数据显示的频率基本保持一致。
  有记载最早一次地震发生于何时?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地震历史资料汇编》上认为是“约前23世纪”,具体说推算是公元前2221年(一说公元前2222年)的夏天。《太平御览》转引古本《墨子》:“三苗欲灭时,地震泉涌。”
  由于《墨子》上也是据传说所作的记录,具体发生时间也未必准确。这次地震的震中不详,应该在夏的都城,一般认为是今天山西境内的永济、蒲州一带。
  嘉靖三十四年大地震死亡人数最多
  地震之所以令人恐惧,是因为它往往对人类生命造成威胁。有记载至今,中国地震到底夺去了多少人的生命?据统计,截至1994年,在历史上1409次有破坏性的地震中,直接死于地震的为234万余人;次生、衍生和伴生的灾害死亡为16万余人。两项共计死亡250万余人。
  中国地震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地震并不是1976年发生的唐山大地震,而是明代发生的一次大地震,震级高达8.25级,震中在今陕西华县一带,具体时间是明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公元1556年1月23日)午夜,地震发生得很突然,当时大家都在睡梦中,好多人家全部被活埋,其中有一个多世同堂的119口人之家,全在地震中丧生。
  据《明史·世宗本纪》记载,这次地震死亡人口“八十三万有奇”,《续文献通考》记载“八十二万有奇”。在1994年之前五千年间地震死亡总人数才250余万,嘉靖三十四年这一次地震就是83万多人,占了三分之一。但现代地震专家对此死亡人数表示怀疑。重估后发现,这次死亡人数约70余万人,与史书所记相差十几万人。但不论哪一个数字更准确,这次死人之多都是惊人的!
“日食导致地震”假说并无根据
  在古代中国,地震、日食、月食这些自然现象发生时,人们都会感到惊恐,作为天子的帝王会觉得这是上天对他失政的惩罚和警示,要检讨得失。对日食,中国古人认为是太阳让“天狗”吞食了,“日食”一词由此而来。为了驱赶天狗,日食发生时人们会竞相走出户外,敲打喊叫,将天狗吓走。
  古人还认为,日食与地震有某种关系。对此,1977年一名意大利学者提出了“日食导致地震”假说,认为日食阻断了太阳对地球的辐射压力,致使地球内力出现变化。日食结束后,辐射压力恢复,内力重新平衡,在内力变化过程中造成地震。
  有中国学者据此假说,分析了1812年至1976年这164年间日食发生情况与地震活动的关系,结果在这164年中,年年都有日食发生,年均2.3次,而发生地震的年份只占32%,不到三分之一。
  在总共496次地震中(包括部分余震),先于日食发生的是138次,占28%;后于日食发生的358次,占72%。其中发生在日食前后6级以上地震,几乎各占一半。由此可以看出,日食的发生与地震的规律性关系并不明显。
  东汉张衡发明了世界第一台地震测报仪器
  到目前为止,人类并没有掌握地震发生的规律,准确预测尚存困难。但中国却是地球上最早进行地震测报的国家,并最早提出了有关理论。如周幽王二年(公元前780年)发生过一次大地震,《史记·周本纪》记载,周臣伯阳甫曾称“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地震”,他认为地震是阴阳失衡造成的,所谓“阴”即地,“阳”即天,发现了地震与天体、自然界的某种关系。
  到东汉时,张衡还发明了人类第一台地震测报仪器——地动仪。据《后汉书·张衡传》记载,有一次在都城洛阳,地动仪报警西北方发生地震。当时大家都没有感觉到,不相信,几天后甘肃那边来人报信,当地果然发生地震。
  中国古人很早发现了水的变化与地震的关系,有很多总结,如“水动则地震”、“大旱见地震”、“霪雨后见震”、“水位变异见震”等。清佚名本《平寇记略》更具体,称震前有“六端”,分别从井水、池水、风浪、光线、云彩、气温等六个方面预测地震。除了自然征兆之外,中国古人还善于利用鸡、狗、蛇等动物的反常行为,进行地震预测。
  (摘自《北京晚报》 倪方六/文 2012年4月20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