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4版:浙江供销

“浙农”“三送”进山村

  4月19日,浙江农资集团所属浙江惠多利农资连锁有限公司在素有“青田西藏”之称的青田县万阜乡开展“送农资、送科技、送服务”活动。
  远山云雾缭绕,近前芳草青青,不少农户忙碌地在田间除草、耕地、施肥……一幅和谐的田园劳作画面。当“惠多利”满载着化肥的汽车开到万阜乡柘垟村高山蔬菜基地时,青田万阜刘宝兰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宝兰高兴地说:“眼下正是蔬菜育苗移栽期,‘惠多利’又送肥料又派专家来给我们做指导,真是及时雨啊!”
  万阜乡位于青田县西南部,下辖8个行政村、90个自然村、2388户村民,零散分布在72平方公里、海拔500多米高的山间,被称作“青田西藏”。由于地处高山小盆地,交通极其不便,再加上山多地少,土地资源贫瘠,万阜乡人均年收入不足7000元。2008年,万阜乡政府因地就势,打造高山蔬菜产业,如今全乡高山蔬菜种植面积已达1000多亩。但因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多年来当地农户一直缺少优质农资商品、缺乏蔬菜科学种植技术。日前,“惠多利”从浙江日报驻当地农村工作指导员中得知这一消息后,遂即派出农技人员,带上适宜高山蔬菜使用的优质肥料,来到柘垟村开展“送农资、送科技、送服务”活动。
  刚到柘垟村,刘宝兰就拉着“惠多利”农技人员来到她的刀豆地里。一看刀豆苗新芽顶端普遍失水萎缩,新叶片边缘发黄变皱,农技人员杨国标说:“这应该是缺钙引起的。”他告诉刘宝兰,这个地区属于砂性土壤,又是梯田结构,淋溶作用强,土壤中的养分容易被雨水冲走,易发生营养元素缺少现象。“针对土壤缺钙,应在作物移栽前整地时,每亩撒施50公斤石灰,刀豆生长过程中选择施用一些水溶性钙肥。另外,蔬菜育苗时可以尝试使用营养钵,里面养分均衡,栽培出来的苗大小均匀,抗病虫害能力也强。”杨国标还提醒刘宝兰,“豆科作物本身就有固氮作用,可以少施氮肥,多用磷钾肥,以免造成肥料浪费。”
  听说有省城来的农技专家来到村里,蔬菜种植户梁玉平急急忙忙地赶来:“几位专家能不能到我的豌豆地里看看,我十来天前施了肥,现在豌豆苗都发黄了。”“惠多利”农技人员随即来到梁玉平的庄稼地里,发现他家的豌豆苗叶片发黄,有的已枯死。农技人员朱旻马上看了老梁用过的肥料包装袋,又询问了他施肥的详细情况,才恍然大悟:“看来你是肥料用得不对口。你用的高氯复合肥,再加上你施肥太靠近作物根系,造成肥料烧根。建议马上浇水稀释,喷施叶面肥,加强田间管理。”“唉,还是种菜技术学得不够啊。”老梁无奈地摇摇头,遂即又问道:“我家的豌豆花开得多,但豆荚少,而且豆荚里的豆子长得不均匀,怎么回事?”“这个估计是硼肥施得不够的缘故,作物要长得好,各种元素要均衡搭配。”杨国标告诉老梁,“一会儿,我们在地里测一下土,看看土壤缺啥。”
  当天,工作人员将2吨复合肥赠送给了蔬菜基地的几个种植大户。“惠多利”农技人员还在菜园中提取了土壤样本,告诉农户等检测结果出来后,再给出一个有针对性的肥料配方、具体的施肥方案以及后续的跟踪服务,进一步提高当地农户的农资使用和蔬菜种植技术。
胡大为 文/摄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