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浙江气象

“五一”小长假,降雨又降温

外出游玩,须提前做好防范

  □本报记者 葛勇进
  随着雨带逐渐东移南压,全省各地在经历了冷空气带来的降雨、降温后,又迎来了多云到晴的好天气。在暖洋洋的阳光照射下,这两天的气温也迅速回升,全省大部分地区日最高气温升至26℃-28℃。“五一”小长假前,这样的好天气还将继续,而且一天比一天热,据省气象台预报,未来几天,我省以晴好天气为主,气温持续升高,到4月28日,全省最高气温将攀升到30℃左右。
  风和日丽、草长莺飞,空气中透出浓浓的春天味道,这样的天气令人陶醉。许多人或许趁“五一”小长假,到野外去拥抱这个春天最后的时光。但来自省气候中心的消息,“五一”小长假期间的天气情况很不爽,其间,有强对流天气出现,届时,降温又降雨。因此,如有出游计划的,务请提前做好防范。
气温回升 初夏将至
  相比上一周的大热大冷,最近几天春味更浓。其实这个春天剩下的日子已经不多了,这几天,灼人的阳光,已让人感觉夏天的气息扑面而来。
  省气象台专家说,当连续5天的日平均气温超过22℃,就达到气象学上的入夏标准了。我省一般都是在5月中下旬和6月初入夏。不过,也有“五一”过后就入夏的。最近60年来,入夏最早的一年是2009年,5月5日就入夏了。而入夏较晚的,则要到6月初,如2010年直到6月5日才入夏。从最近10年来看,杭州入夏的时间分布是比较零散的。
  晴好天气回归,未来几天气温还将呈阶梯式上升,到4月27-28日,最高气温将达到30℃,如同初夏的味道。
  春天渐行渐远,夏天近在眼前!春夏之交,正是强对流天气频发时候,这时候,防汛抗涝这根弦须绷紧。
  我省已于4月15日入汛。来自省气象部门的预测,今年汛期,我省的气候状况、雨情趋势都不太乐观。
  据省气象台预测,2013年我省仍属气象灾害中等偏重年景。今年以来全省平均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少25%左右;全省的平均气温为9.1℃,比常年同期偏高0.7℃,但各月平均气温变化幅度较大,冷暖波动明显。
  最新资料分析,我省汛期前期的降水偏少,而后期可能暴雨相对集中,局部还可能有暴雨洪涝发生。汛期降水除了时间分布不均,空间上也存在明显差异。预计东南沿海和浙西北地区的降水量接近常年或偏多,其他地区则是接近常年略偏少或偏少。
  有关部门提醒,进入汛期后,各地要密切监视天气变化趋势,掌握水库、河网蓄水和用水情况,保障城乡居民供水安全,努力满足各方用水需求。
小长假期间,降雨又降温
  据省气候中心预测,4月30日前后,受西风槽东移和冷空气共同影响,我省有一次明显的降温和降水过程。特别是4月29日夜里到30日全省阴有阵雨或雷雨,部分地区雨量中到大,局部暴雨,浙西地区可能出现大到暴雨、短时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受冷空气影响,气温也将随之下降,据预测,日平均气温的过程降温幅度大部地区可达5℃-7℃。初夏的天气将昙花一现,季节又将重新回归春天。
  具体预报如下:4月27日全省多云。4月28日浙北地区多云,其他地区多云到阴,局部有时有阵雨。4月29日全省多云,下午到傍晚起转阴有阵雨或雷雨。4月29日夜里到30日全省阴有阵雨或雷雨,部分地区雨量中到大,局部暴雨。5月1日浙北地区阴转多云;其他地区阴有雨,傍晚到夜里雨止转阴。5月2日全省多云。5月3日全省多云转阴。
大棚蔬菜,通风控温不可忘
  眼下,春天已过去一半多了,春花作物的管理也进入关键时期。最近的持续晴好天气,给农事操作提供了有利的气象条件,农气专家提醒农民,要抓住当前有利天气,加强春花作物田间管理。
  进入5月份,我省天气将以过程性降水为主。这样的天气十分有利于早稻秧苗旺发,因此,要加强早稻秧苗田间管理,尽量培育壮秧,打好丰产基础,同时,抓住有利天气及时移栽;油菜如今已是灌浆成熟时期,要根据长势,适当增施肥料,促使籽粒充分灌浆,增加粒重,提高产量。
  随着气温的升高和降水的增多,各类蔬菜生长旺盛,特别是大棚蔬菜,要重视通风控温,及时降低棚内温湿度。通风换气应在中午进行,注意防治病虫。
  时下,杨梅、梨等水果正处幼果和疏果期,果园管理不可忽视,遇强对流天气时,须防范暴雨大风带来的影响;而柑橘尚处春梢生长和开花期,重点做好病虫监测与防治。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