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小平
在突如其来的风险面前,自身抗风险能力固然非常重要,但作为整个社会经济链的一环,销售环节断裂后,家禽业要想独善其身,也并非易事。除了自身完善的生产、组织体系外,要有效应对这样的风险,家禽业显然也需要一些外力支持。
支点一:别让家禽业“躺着中枪”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不少养殖户叫苦不迭。建德市莲花镇蛋鸡养殖大户郑竹良就打电话给记者说,这次人感染的H7N9禽流感,为什么偏偏就叫“禽流感”呢,现在专家研究也还没定论,家禽养殖真是典型的“躺着也中枪”,在起名字的时候,是不是能更慎重些。
由此记者想到了2009年的“猪流感”,带着这个特定名称的流感一经媒体报道,生猪价格就一路下滑,直到后来专家证明,这种流感跟猪没有关系,但它给生猪产业带来的创伤已无可挽回。
省农业厅畜牧首席专家戴旭明表示,人畜共患病事关公共卫生安全,保障人民生命健康毫无疑问是第一位的。但在此基础上,社会也要看到家禽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它对保障市场供应、促进农民增收的积极作用。因此,无论是社会大众,还是各级政府,无论是养殖主体,还是公共媒体,都应客观、理性地对待当前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事件。家禽行业需要被正确认知,家禽产业毁之也许只要一天,但重建却需要时日,老百姓的餐桌岂可长时间没有禽蛋。
支点二:应急保障措施应完善
每当遇到突发性重大灾害,很多人的脑海中首先就会闪过:幸好有保险。家禽业目前遭遇大灾,大家自然也在想:保险呢?
中国保监会日前发布了《关于做好家禽保险禽流感责任理赔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保监局、各保险公司要高度重视禽流感事件可能对养殖业造成的影响,采取切实措施,确保农业保险理赔工作的顺利开展。此举更让我们加大了对家禽业保险的期待。
据了解,浙江是在全国较早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省份之一,自2006年探索试行政策性农业保险以来,目前已实现了全省农业县(市、区)全覆盖,鸡、鸭、鹅也是最早纳入的险种,但与能繁母猪、水稻等相比,家禽参保面和农户投保积极性相对较低。
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养殖户在投入产出的效益分析上,有自己的一本账。在采访中,金华市就有养殖户表示,家禽参保有一些限制条件,一旦发生灾害,真正能赔到手的钱并不多。加上连续几年都没发生什么疫情,养殖户可能有侥幸心理,觉得投保不合算。
事实上,近年来我省家禽虽然总体参保率比较低,但参保赔付率一直都比较高。据统计,2009—2011年间鸡的平均赔付率达到97%,鸭甚至达到123%。而且经过几年实践,家禽保险的作用正得到越来越多养殖户的认可,记者从省发改委相关部门了解到,今年一季度,我省家禽保险中,鸡的保费同比增长了250%。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日前到北京华都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调研时就提出,要探索家禽保险办法,保护养殖户利益。我省不少养殖户呼吁进一步完善家禽政策性农业保险,为养殖户撑起一把“保护伞”。
支点三:扶持政策力度要加大
4月16日,省政府出台家禽业生产扶持政策。随后,各地陆续出台举措,贯彻落实省政府政策,扶持当地家禽业发展。在产业发展面临困境时,尤其是像家禽业这样与市民生活、农民增收关系密切的产业发生重大波动时,政府有形之手的积极干预,对稳定产业发展无疑是一针“强心剂”。
在采访中,记者不止从一位家禽生产企业主的口中听到这样的话:扶持资金虽然对企业巨额损失来说只是杯水车薪,但政府的扶持让企业感到温暖,希望能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都说信心比黄金重要,一批鸡损失了可以再养,一批鸡蛋倒掉了还可以再生产,但信心垮掉了,整个产业也就垮掉了。近年来,在应对历次重大自然风险、市场风险中,我省各级政府都能及时出台相关扶持政策,从金融贷款、税收减免、加工收储补助、专项生产补助等方面给予家禽产业大力扶持,对提振企业发展信心、共渡难关起到了积极作用。
编 后
禽肉产品占到我省畜禽肉品生产总量的四分之一,是老百姓日常生活非常重要的食品蛋白质来源之一,为丰富我省城乡居民菜篮子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保障家禽业稳定、健康发展,事关民生,只要大家统一思想、同心协力,家禽业定会尽早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