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美华
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卖橘难似乎成了我省柑橘产区农民的心头之痛。想起柑橘烂在枝头、倒入溪沟的一幕一幕,至今还让人揪心。但细心的人们发现,今年却难见橘区农民皱着眉头沿街叫卖的情形。
柑橘销售“畅快淋漓”,卖橘人喜培橘树
这几天,趁着天气晴好,衢州市柯城区柴家柑橘专业合作社的社员们在橘园忙碌开了,整枝修剪,除草施肥。合作社理事长叶先明告诉记者,那是因为今年橘子卖得太顺畅了,社员们铆足了劲,全心全意侍弄这些他们眼里最可爱的摇钱树。
2012年,我省柑橘生产迎来丰收年。按往常的情形,橘子长在枝头,农民朋友一颗忐忑的心,已经开始悬着了。但事实上,卖橘难这个困惑今年却几乎销声匿迹。记者从省种植业管理局了解到,2012年,全省柑橘产量193.6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春节前,我省温州蜜柑已基本售罄。目前销售的柑橘主要以椪柑、瓯柑和胡柚等贮藏品种为主,但库存所剩无几。全省柑橘主产区中,杭州、宁波已销售完毕,衢州、丽水、温州、台州余下少量椪柑、瓯柑和槾橘待售。
据衢州市农业局特产站副站长陈健民介绍,今年该市柑橘销售迎来历史最好业绩。全市总产柑橘66.7万吨,目前已销掉97%。在柴家柑橘专业合作社,库存椪柑只占总产量的2%—3%,最多一两个礼拜就能售完。
卖得又快又好,大多数品种价格上涨
卖得顺畅,价格又不低,这是今年柑橘销售的最大亮点。陈健民告诉记者,今年是近20年来柑橘卖得最好的一年,价格创下历史最高纪录。3月份,每公斤椪柑就卖到4元,近期又有上涨。尽管去年销售形势也不错,但与今年相比,实属小巫见大巫,每公斤价格比今年低1元多。陈健民说,今年柑橘销售势头一开始就比较强劲,如椪柑,开头就卖1元1公斤,而去年,一开始只卖0.4元1公斤。
一听记者提到今年的柑橘价格,称得上“卖橘达人”的叶先明笑得合不拢嘴:“这个礼拜又涨了,每公斤椪柑卖到6元啦!这个还只是我们这里的收购价哦!”他说,椪柑价格涨1元,整个柯城区种橘农民收入增加1000万元,这可是雷打不动的真金白银啊!
据省种植业管理局调查数据显示,今年除瓯柑等少数品种外,多数柑橘品种销售价格稳中有升。元旦前后和春节前,温州蜜柑出现两个销售高峰,售价从4元/公斤涨到5.2元/公斤,春节前大棚柑橘售价达每公斤20—30元,精品果价格为60元/公斤;椪柑售价总体好于上年;槾橘从0.7元/公斤涨至1.1元/公斤,价格较上年略有增加。
内销带劲,出口也毫不逊色
柑橘内销形势喜人,那么外销市场如何呢?答案是水涨船高,内外销一起拉动。柴家柑橘专业合作社今年出口到印尼、菲律宾的鲜果达3万吨,占合作社总销售量的百分之三十。叶先明告诉记者,今年的外销做得顺风顺水,出口价格达到每公斤1.5美元。他自豪地说,目前,柯城区的柑橘出口成了衢州市第三大创汇农业。
从台州、衢州等柑橘主产区调查情况看,今年我省柑橘出口形势总体较好。据陈健民介绍,到目前为止,衢州市柑橘出口量达4.7万多吨,比去年的4.2万多吨,增加5000吨左右。
据业内人士分析,今年柑橘卖得好,关键因素是通过创建农业部标准果园和建设省级主导产业示范区与精品园,广泛实施提质增效措施,促进了柑橘品质提升,提高了市场竞争力;同时,柑橘主产区的各级政府加强了对柑橘销售的合理引导,橘农适时、顺价销售的理念逐步增强,促进了柑橘销售。客观上,全国中晚熟柑橘减产,减轻了我省椪柑、胡柚的销售压力,以及其它农产品价格一路攀升,水果价格不同程度提高,带动了柑橘销售价格维持较高水平。
当然,面对产销两旺的市场形势,我省柑橘主产地的有关部门还是保持了客观冷静的头脑,坚持以质取胜作为柑橘产业的主导思想。衢州市农业局提出了减产保质的要求,指导农民在橘园生产管理上,加强疏枝、疏花、疏果,以提高柑橘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