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3月29至30日,“浙江笋竹产品齐鲁行”活动在山东省济南市举行。
从2009年起,每年3月底,江南春笋上市的季节,省林业厅都要牵头组织浙江的笋竹制品企业、合作社北上卖笋,从哈尔滨、西安、郑州、天津,到这次山东济南,这已经是第五次了。不少浙江笋竹制品企业、合作社则循“香”而去,北上拓市,将产自吴越山中的鲜笋,端上了北方消费者的餐桌。
这次活动效果如何?笋竹产品5次北上,让浙江的笋竹企业得到了哪些收获?
“笋竹行”,行出了风采
“世界竹子看中国,中国竹子看浙江。”浙江良好的生态环境形成了竹子得天独厚的生长条件,并造就了浙江竹笋壳薄、肉厚、色白、质嫩、气香、味鲜、甘甜、营养丰富等独特的品质。栽竹食笋,已成为浙江百姓的一种生活习俗,也成为浙江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
3月30日,“浙江笋竹产品齐鲁行”活动进入高潮。济南市泉城广场为来自安吉、临安、余杭、龙游、德清5个“中国竹子之乡”以及庆元、遂昌、衢江等20多个重点产竹县(市)设立了20个展位,举行现场推介活动。现煮的“腌笃鲜”(咸肉烧笋)飘来阵阵香味,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品尝。水煮笋、调味笋、多味笋干、笋制罐头、青豆笋丝、竹炭鞋垫、竹工艺品、竹炭包、竹筷、竹地板、竹砧板……这次推介活动现场展示的十多类200余件笋竹产品,件件都让济南市民感到新鲜。
百笋宴是历次笋竹行的压轴大戏。这次负责掌勺的是临安大世界酒店的掌门人、国家特级烹饪师华云虎先生。为准备笋宴,他提前两天准备,精心制定菜谱。因为参加百笋宴的客人中,不少是来自当地各大宾馆酒店的大厨。作为同行,华云虎深知这些大厨的重要性。“很多菜肴就是从宾馆酒楼走向百姓餐桌的,而要走进宾馆酒楼,首先要获得这些大厨的认可。”
玉兰片、油焖春笋、笋干老鸭煲、腊肉炒春笋……一道道以笋为原料的美味佳肴端上了桌。“真没想到竹笋能做出这么多的美味!”在当地一家度假山庄掌勺的厨师长楚金昌感叹。“尽管鲁菜中很少用到笋,但客人的胃从不排斥美味。这次笋宴中的不少菜肴,完全可以上酒店的菜单。”
这次笋竹产品齐鲁行活动,将竹笋这一健康的森林食品带入了齐鲁百姓的视野中,充分展现了浙江笋竹产品的别样风采。
“笋竹行”,行出了名气
对这次笋竹产品齐鲁行活动,安吉县组织了耕盛堂、老奶奶、东光、绿卿、亚斐灯具、圣氏生物6家笋竹企业参加。这也是该县第五次组织企业参加此类巡展。安吉县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规模不及前几年,但还是获得不小的“战绩”,巡展已成为安吉笋竹产品开拓国内市场的一大载体。
刚从山东回来,浙江耕盛堂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销售副总经理金月明就接到当地一家餐饮企业的电话,向公司下一笔新产品订单。
“这就是巡展带来的市场反应。”金月明说,此次前往山东,公司带去了金菇脆笋、牛肉粉丝、清蒸笋片、清汁笋片等多个新研发的笋制品,受到济南市民的一致认可。山东枣庄海洋商贸有限公司经理于海龙看中公司产品后,当场签订一笔561万元的大单。“圣氏能顺利进军西安、北京等西北、中原和北方市场,迅速获得市场认可,巡展功不可没。”安吉圣氏生物负责人认为。
参展带来的直接效应便是市场版图的扩大。“浙江笋竹产品行”活动自2009年开始,均由浙江省林业厅主办、各县市竹产业协会、林业部门协办。纵观5年的参展情况,安吉参展产品以笋、竹纤维、竹炭等笋竹产品为主,多为当地市民日常喜爱消费的产品。
“一般集中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人喜欢吃笋,北方没有吃笋的习惯,更谈不上如何烹饪。在这些地方,笋产品缺乏,参展打开北方市场顺理成章。”安吉县竹产业协会会长胡正坚表示。
龙游肖庄合作社也是年年参加笋竹行。合作社负责人潘卫发说,笋竹行到过的城市,合作社都建立起了销售点,年销售额从当年的一两百万元增加到现在的1500余万元。“近几年,北方市场的笋制品销量年年在增加。”浙江菜篮子营销发展有限公司销售中心经理陈景林表示,过去哈尔滨基本上看不到笋,现在一般农贸市场,都有专门经营笋制品的摊位。
除了笋,浙江的竹胶板、竹制日用品也在北方找到了市场。浙江卖炭翁生态开发有限公司目前在北方已经拥有了近百家加盟店,专门经营竹炭制品。
在这次笋竹产品齐鲁行活动中,浙江省60多家笋竹产品加工企业和山东100多家超市商场、食品建材等相关企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其中,22家企业现场签约,签约的笋竹产品经销额达3500多万元。
“笋竹行”,也是一种市场调查
市场逐步打开后,我们的产品是否真正符合当地市民的消费习惯?“参加了这么多次,对于企业产品开发定位来说,也是一种市场调查,让企业懂得什么样的产品是北方需要的。”胡正坚说。
安吉老奶奶食品有限公司的这次齐鲁行,除了手剥笋、卤毛笋之外,还带去了最有安吉特色的由野菜、笋等制作而成的产品,很快被当地市民一抢而空。“有了这次经验,什么样的产品在当地是适合的,我们就心中有底了,也便于我们调整产品的口味和烹饪方式。”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多年的参展经验让耕盛堂明白,北方市场偏爱携带方便的纸盒包装。于是,企业在外包装上下功夫,把过去的瓶装改为纸盒包装。另外,在口味上,改变单一的辣味为主,开发出各种口味。“巡展的市场调查功能,还体现在各县市之间的学习交流上。”作为安吉百笋宴的创始人,曹位均大师已参加过3次“浙江笋竹产品行”活动,每一次都在现场制作百笋宴供大家品尝。而今年,曹大师并未带去自己的产品,而笑称自己去学习考察了一回。“今年的活动临安是主打,他们也有自己的百笋宴,对方在菜肴的种类上虽然不及我们,但10个菜品中有5个是新研发的,这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曹位均说,在现场还可以观察到,像庆元的竹砧板、龙游的罐头笋都深受当地市民喜爱,这也给我们的产品研发带来启发。
“笋竹行”后,大有文章可做
可观的市场、学习的机会,笋竹产品行活动的收获的确非常明显。安吉县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浙江笋竹产品行”是以政府为主导的推介行动,任何一家单个企业在独立的条件下都无法达到此种效果。通过5个不同区域,让笋竹企业掌握了不同区块对笋竹产品的需求。“政府搭了台,戏还得企业自己来唱。”陈景林认为,市场的开发、培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在市场上站稳脚跟,最终还要靠产品说话。在北方几个重点城市,“菜篮子”以前鲜有竞争,现在就比较多了,既有本省的,也有福建、江西的。
浙江省竹产业协会秘书长翁甫金说,单从竹笋产量看,浙江并不是最多的,福建、江西都比浙江多,但浙江有自己的优势,一是笋的花色品种多,特别是小竹笋,面积有100多万亩,是浙江特产。二是加工能力强,从吃的到用的,都形成系列。“这就要求我们调整营销策略,对市场进行细分,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推出不同的产品。”据陈景林介绍,这几年,菜篮子公司每年都要推出两三个新产品。这次到济南,就带来了公司新开发的笋茸产品,是用笋尖经热风烘干加工成的,1斤可卖到80元,适合宾馆酒楼制作比较高档的菜肴。
本报综合报道
■延伸阅读:
竹笋自古就享有“寒士山珍”、“素食第一品”等美誉,备受医学家、美食家、诗人、画家的赞誉。竹笋肉质脆嫩,味美可口,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低脂、低糖、多纤维,是国人爱吃的佐膳佳蔬。随着民众健康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消费结构的调整,竹笋这一健康的森林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近几年来,浙江省重点培育和扶持竹产业,建设生产基地、扶持龙头企业、延伸竹产品产业链、拓宽竹产品销售市场,竹业经济效益大幅提升。浙江竹子种植面积达1250多万亩,2012年竹产业总产值358亿元,占全国的三分之一,竹产品包括竹笋、竹地板、竹地毯、竹餐具等12大类、万余种,很多产品还远销日本、韩国、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年出口额5亿多美元。竹产业作为浙江省山区农村经济、农民收入来源的支柱产业,富民惠农效益十分显著。随着时代的发展,浙江对竹子的开发利用更是做到淋漓尽致,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生产建设的各个角落。
本版图片由浙江省林业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