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陆德彪 本报记者 葛勇进
本报讯 清明节刚过,一场突如其来的“倒春寒”,使我省数十万亩茶园遭受重创,茶农损失惨重。
在建德杨村桥镇长宁片的直边头、樟坞等地,200多亩白茶园前两天被“倒春寒”袭击,一行行茶树上原本嫩绿的芽头都变成了烧焦状的橘红色,令茶农们十分痛心。据初步估算,这片白茶园损失达200多万元。
据省气象台监测,从4月6日起,一股强冷空气自北而南席卷我省,全省日平均气温下降6℃-8℃,浙江沿海海面和内陆平原地区分别出现9-11级和6-8级的偏北大风。4月7日早晨,浙北大部分地区最低气温达4℃-6℃,部分山区温度更是陡降至零度以下,出现霜冻。
如此罕见的大范围“倒春寒”天气,使得我省杭州、绍兴、湖州、衢州、金华等地的大批茶园遭受重创,许多刚刚吐露嫩芽的茶叶被冻伤,已开始采摘的春茶芽叶焦枯,给正处全面采收季节的春茶生产造成严重损失。
来自各地调查数据显示,诸暨市有4.5万余亩茶园受灾,部分茶园几乎绝收;嵊州市约有9万亩茶园受冻害,直接损失名茶产值约1亿元。杭州市茶园受灾面积约15万亩,其中严重受冻面积达3万多亩,损失茶叶产值近亿元。据调查,本次受冻茶园主要以低山缓坡和平地茶园较为严重,部分未开采的高山茶园和已经进入采摘尾期的新品种茶园则影响相对较小。
当前正是春茶生产的重要时期,面对受伤的茶园,浙江省农业厅茶叶首席专家毛祖法建议广大茶农,应立即采取补救措施,以减轻霜冻造成的损失。首先要摘除冻芽,对已受冻的茶芽,应尽快组织人员进行摘除,以促进腋芽和第二轮新芽的萌发。其次,对采摘面芽叶焦灼现象特别严重的,可进行适当修剪,以刺激芽叶萌发。此外,为恢复茶树的树势,可适量喷施叶面肥,但应注意采摘间隔时间,确保茶叶质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