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3版:文摘

英国铁路几经轮回

铁路设施国有火车私营

  每年年初是英国火车票价调价的时候,因为今年涨价幅度可能较大,在英国民众中引发很大争议。英国自从上世纪90年代实行铁路改革后,虽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但票价的45%仍由政府调控。这一体系充分体现了英国铁路的运营特点——车路分开,即铁路设施国有化,火车运营私有化。
  英国铁路几经轮回
  英国铁路运输始于1825年,是世界铁路运输的鼻祖。二战前,英国铁路在自由竞争中发展为多头垄断,最后以全行业亏损而终结。二战后,英国工党政府建立了国有化铁路管理体系,国家财政的负担同样颇重。1993年至1997年,执政的保守党政府对国有铁路实行私有化改组,奠定今天英国铁路基础。
  运营商竞标特许经营权
  根据英国下议院去年更新的“铁路概览”显示,1993年私有化改革开始后,英国铁路主要被分拆为两个部分:国有的铁路基础设施部分(铁轨、信号、路桥、火车站和停车场)和私有的火车服务运营公司。
  国有的“路轨公司”负责基础设施,不会给股东分红,所有的盈利都会用于公司的再发展,也就是路轨等基础设施的维修和完善。不过,该公司形容自己“像上市公司一样运营”,只不过没有分红。
  多家火车运营公司(包括客运和货运)负责乘客服务、货物运输等工作。不过,在很多情况下,火车运营公司要向“车辆公司”租借火车,还要向路轨公司租借火车站。路轨公司拥有火车站的所有权,不过大部分出租,只保留了少数几个车站进行直接管理。
  事实上,英国铁路私有化之后,英国政府并未完全脱离铁路运输管理。除了路轨公司国有化外,政府通过特许经营制度对私营铁路运营公司施加影响。
  特许经营运作过程是英国政府为竞标的运营商制定详细的标准,诸如服务水平、业务表现等。运营商会根据这些标准,进行竞标。政府选择最佳的公司,颁发经营权。如果盈利前景较好,中标的公司还要向政府缴纳固定费用。
  国家补贴私营铁路公司
  为避免私有化盲目追求利益,英国政府会给铁路公司补贴,要求他们承担社会公益责任。英国维珍公司表示:“有些项目明显无法获利,但具有公益性,政府就会补贴钱。但我们也会通过缴纳特许经营费用与政府分享利润,这些在特许经营合同中写得很明白。”
  在19家主要铁路运营公司中,有一家比较特殊——英国东岸干线公司,因为这是英国唯一一家国有铁路运营公司。该公司有2850名员工,完全按纯商业模式进行,只不过其只有一个股东——英国政府。
  东岸干线连接伦敦和爱丁堡,是英国南北交通重要通道。2007年英国“国家快车”公司以14亿英镑投下了7年半的经营权。但该公司一直声称由于经济危机,无法达到经营目标,游说政府减免14亿英镑费用,但政府一直没松口。2009年7月,该公司宣布无法继续经营东岸干线。
  作为回应,时任英国交通大臣的阿多尼斯男爵立刻声明政府不会把经营权重新开放竞标,而是把经营权收回,成立国营公司经营东岸干线。
  近日英国一消费者权益机构民调显示,英国19家主要铁路公司过半数乘客满意度低于50%。英国交通系统工会主席鲍勃·克罗说:“现在是让某些无可救药的私人铁路公司滚蛋的时候了,他们的经营权应回归政府。政府对他们的容忍换来的是彻底的失败。”
  在此次满意度调查中,维珍公司高达67%。维珍公司呼吁政府放宽管制,公关部高级经理理查德·斯坦顿表示:“政府应该确定预期成果,但不能管得太细。质量和乘客服务应是签订合同的决定因素,而并非每一个特许经营要用完全相同的标准考量。”
  其实,私有化后,英国铁路总体发展趋势是不错的,2012年英国火车乘客达到14亿人次。英国铁路运营商协会表示:“距离上一次火车旅行如此流行,是90年前了,那时候英国路轨比现在多一倍。”
  专门机构监督铁路安全
  国有化与私有化之争的另一个焦点就是铁路安全监督,因为在私有化初期,曾经因追求利益,造成事故多发。目前,英国路轨安全由铁路管理办公室监督,该机构对英国铁路进行安全监管,制定铁路基础设施5年规划,通过定期检验,确定路轨公司在未来5年需要的投资和要达成的目标。
  英国铁路管理办公室媒体负责人布莱恩·克拉克表示,作为独立的监管机构,运营资金主要来自于路轨公司缴纳的执照费和火车运营公司缴纳的安全标准费用。这项费用根据运营公司的营业额有所不同。营业额在100万英镑以下的公司无需缴纳,营业额在100万-500万英镑之间的公司只需缴纳1000英镑;营业额在500万-1000万英镑之间的公司,需要缴纳5000英镑;营业额更高的公司,缴纳金额会有特殊计算方式。
  根据去年征收计划显示,2012年财年需征收安全管理费用约为1600万英镑。
  票价45%由政府管控
  私有化后,英国民众也曾一度担心票价,直到现在很多人仍认为,英国火车票是“欧洲第一贵”。
  据“铁路概览”显示,英国火车票价格的45%由政府管控,根据当年的零售价格指数(RPI)来调控。在2004年之前,政府调控的火车票涨价标准是(RPI-1%),确保火车票涨幅小于通货膨胀率。
  自2004年以来,每年票价增长率改为(RPI+1%),比如2009年RPI指数为-1.4%,因此2010年至2011年管控部分火车票价增长率是0.4%;而 2010年 7月份 RPI指数高达4.8%,那2011年至2012年管控部分火车票价增长率为5.8%。
  管控份额之外的火车票价,由各个路段运营商自行根据市场决定。但英国火车运营商间竞争并不激烈,因为各自有负责线路,不过也有重合的时候。以维珍公司为例,在伦敦和伯明翰的线路上,和其他两家公司竞争。维珍公司表示,他们在价格、旅行时间和火车频率等方面展开竞争。维珍的火车更快更频繁,另外两家公司则相对价钱稍微便宜些。”
(摘自《新京报》储信艳 韩旭阳/文 2013年3月17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