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就业

农业用工紧缺,一些地方跨省“搬救兵”

  冬去春来,眼看着新一轮的春耕备耕又紧锣密鼓地开始了,农业用工紧缺的状况也不时在一些规模经营户中出现。为不误农时,他们中的一些人不得不跨省“搬救兵”。“大碶的农庄和种植基地多数处于山区,地段有点偏,年轻人宁愿外出打工也不愿回来种地。”谢裕平说,5年前,他在宁波市北仑区大碶街道柴楼村承包了一处130多亩的山头,用于果树种植,而迄今为止,雇佣的帮工多为五六十岁,60岁开外的也不在少数。为了鼓励他们长期做下去,谢裕平还开出了每月3000元的工资,对于技术型的老师傅,按照每日150元的标准付工资。
  随着年龄逐渐增长,帮工们体力日渐不支。谢裕平不无担忧地说:“等他们做不动了,谁来接他们的班啊?”
  种植基地缺帮手,采茶工也难招。随着天气放晴,这两天杭州萧山的钱塘龙井产区有少量钱塘龙井开始采摘。不过有件事让不少人感到头疼:受前期天气湿冷的影响,今年浙江绿茶的上市时间整体推迟,采茶工需求集中爆发。即使日工资从去年的100元左右涨到了150元,肯来采茶的人还是不多!“往年从浙南、浙中、依次向浙北,茶叶的上市很有节奏,有时间差,今年受天气影响,时间差变得不明显。”眼下,萧山除了跟杭州及周边的茶产区抢采茶工以外,还面临着跟衢州、绍兴、丽水等浙中以及浙南产区抢采茶工的局面。萧山区茶业协会秘书长杨昌云说,去年,采茶工的日平均工资在100元左右,最贵的也就120元,今年有些茶园最贵的采茶工已经涨到了150元一天。
  “小刘,能不能让在你家采茶叶的安徽人多叫几个老乡来,我家的龙井开采了,来不及采收。”松阳县新兴镇上源口村茶农洪樟起焦急地问邻居。在松阳,为了应对采茶工紧缺,很多茶农像洪樟起这样费尽心思“搬救兵”。
  春茶早采的是金叶子,后采的是菜叶子。“不仅价格相差一大截,而且今天不采摘,明天就成老茶了,影响到后续的茶叶生长,使茶叶品质下降。”洪樟起说,今年早茶冒芽相对集中,价格也高,所以采茶工的需求更紧缺。“对我们茶农来说,晚采一天,就可能损失一大笔钱。”
  因此,茶农们也在变着法子招采茶工。除了提高采茶工的工资,提供更好的饮食和住宿条件,通过感情来留住工人,是茶农普遍的招数。
  松阳县现有茶园面积13万亩,已投产茶园面积11万亩,随着茶园面积的扩大,春茶采摘季节采茶工短缺的问题日益突出。在春茶生产高峰季节,平均每亩茶园需要1.5个采茶工,仅仅依靠本地采茶工,已远远不能满足春茶采摘需要。
  迫于无奈,几年前,松阳茶农就开始选择外出招工。“近的来自江西、福建,远的来自湖南、贵州、云南,每年都有两三万人左右。”松阳县农业局茶产业办副主任张林福说,几年下来,很多茶农都已有了固定的外省采茶工群体,每到春季,他们就会从外省来松阳采茶。“春茶生产季节,一个采茶工一般每天能挣到80—150元,两个月就能挣到7000元左右。”
  此外,组织招工现场会等形式,也成为了松阳破解季节性用工荒的手段。张林福说,为解决采茶工紧张的问题,他们也想了不少办法,不仅利用每年的人力资源交易市场为双方提供平台,还在不断探索服务方法,在做好茶农培训与交流平台搭建的同时,为供需双方提供用工信息,积极应对采茶工“用工荒”。
本报综合报道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