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姚力丹“跟着曹阿二干,大伙放心,他宁可自己亏,也不会亏待咱们”;“多亏了老曹,我才能养鸭致富,过上好日子”;“种鸭什么时候打疫苗,鸭子拉肚子怎么办,每次有问题我们都找曹阿二”……
在桐乡市洲泉镇坝桥村,提起曹阿二,可谓家喻户晓,他是洲泉镇坝桥养鸭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被村民们亲切地称为“鸭司令”。
白手起家办鸭场
坝桥村水环境得天独厚,当地农民一直有养殖蛋鸭的传统,但由于苗鸭良莠不齐,养殖效益不稳定。1984年,从小就是放鸭出身的曹阿二贷款2万元,办起了洲泉镇第一个小鸭孵坊,以低于市场的价格优惠供应给养殖户鸭苗,并免费诊断鸭病。优质的苗鸭和技术服务给养殖户带来较丰厚的经济效益,加入蛋鸭养殖的农民也越来越多。
可随着养鸭规模的扩大,销路问题日益突出。曹阿二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稳定产业,提高农民的养鸭积极性,他开始想方设法寻找合适的长期合作伙伴。一次偶然的机会,曹阿二在电视里看到,老百姓为买文虎酱鸭早起排长队的情景,开心得他一整夜都没睡。第二天一早,曹阿二就坐头班到嘉兴的汽车,找文虎酱鸭厂的负责人。“一开始,对方并不相信我的实力,我就多次上门推销,当时我保证,文虎酱鸭需要什么样的鸭子,我们就保证提供什么样的鸭子,文虎酱鸭需要多少鸭子,我们就保证多少的数量。”曹阿二回忆说,几番交谈下来,对方终于被他的精神所打动,答应给他们试养机会,并和他们签订了20万羽肉鸭的购销合同,这成了当时桐乡第一例“订单农业”,当年曹阿二就带领村民获利10多万元。
凭着过硬的质量和信誉,曹阿二得到了文虎酱鸭厂的信赖,以此为起点,曹阿二终于在企业与农户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建立起“企业+基地+农户”的合作关系,现在,合作社的肉鸭已成为文虎酱鸭厂唯一指定的生产原料。
自己垫钱让农户养鸭
作为一位有2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曹阿二的可贵之处在于,不仅靠勤劳的双手自己创业,还帮助村民增收致富。
1995年,曹阿二牵头组建了产销联合体——坝桥养鸭基地,这十多年来,他都是采取先垫本,农户饲养销售后结账的经营方式,向养殖户提供种鸭、苗鸭、饲料,防疫、技术、销售一条龙服务。农户养鸭,除设施外,不需铺底资金和生产成本。这种方式,不仅促进了养鸭基地的蓬勃发展,而且带动了周边的农户走上了致富路,特别是给缺资金、缺技术的困难家庭带来了致富的福音。
村民钱建明一家本来就不富裕,加上他的妻子又患了重病,不仅花光了家里的积蓄,还欠了亲戚朋友一屁股债,成了村里的特困户。曹阿二知道后,主动垫铺资金带领他养鸭,还派专人上门指导,几年下来,钱建明不仅还清了所有债务,还成了村里的小康户。“如果不是跟着阿二养鸭,我们现在还不知道去哪里赚钞票。”钱建明说。
像钱建明这样在曹阿二帮助下养鸭致富的还有很多。如村民彭金康,一直患病在家,在曹阿二的帮助下,他开始学习养鸭。没有资金,曹阿二借给他资金,不懂技术,曹阿二就手把手指导。而今,彭金康一家已成为村里小有名气的养鸭户。
如今,在曹阿二的带领下,坝桥村养鸭农户每年人均净收入都在5万元以上。
宁亏自己,也不能亏大家
2002年,曹阿二带领65户养鸭户组成的坝桥养鸭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
2003年,曹阿二的合作社面临严峻挑战。当年的非典让畜禽业遭受重大打击,鸭子的行情一落千丈。“非典爆发前,我和养殖户签订合同,价格是7.2元/公斤,可是非典开始后,市场上的价格只有4元/公斤。养殖户劝我把收购价降低一些,他们稍微亏本一些好了,大家一起来挑这个担子。他们这样说,我心里更难受,我说,一切按照合同来。”曹阿二告诉记者,当时他跟他妻子说,要亏本,也是自己先亏。为此,曹阿二把自己所有的家产全都抵押出去,向银行贷款,又向亲朋好友借了一些,才把签订的鸭子都收购过来,这一次,他亏了100万元,而付给养殖户的钱一分不少。
这样的事情还不止一次,每当自己的利益和社员的利益相冲突时,曹阿二总是把社员利益放在前头。2004年禽流感期间,苗鸭、种蛋外销全部中断,肉鸭市场价格急剧下降。曹阿二仍以原先签订的价格收购肉鸭、种蛋。当时,他每收购1公斤肉鸭或种蛋就亏损两三元。
有人说曹阿二傻,可曹阿二却不这样想,他告诉记者,虽然有时自己吃亏,但还是觉得这样做值得,“作为一名老党员,就要想着大家的利益,关键时刻,我怎么能丢下养殖户而只顾自己呢?”
如今,在曹阿二的带领下,洲泉镇坝桥养鸭专业合作社已有社员156名,年存栏种鸭5万羽、年产种蛋1200万枚,带动了周边510户村民养鸭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