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提升品质 以优取胜

——三论实施“8810行动”

  本报评论员
  农业生产的直接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市场消费需求,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农民收入。随着农产品日渐丰富和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农产品市场结构和消费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买方市场格局不断强化,优质、便捷、安全产品日益成为消费的主流。只有大力开发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产品,才能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站稳脚跟、争取主动、赢得优势,才能实现丰产丰收。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问题,是各级政府和全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也是天大的问题。只有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才能有效防范“祸从口入”,保障百姓吃得放心、安心、舒心,树立消费信心,进而达到农业保供给、保民生、保安全要求。
  如何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如何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真正让百姓吃上“放心菜”、“放心肉”,喝上“放心奶”,“8810行动”无疑是开出的一剂良方。它一方面强调加强生产过程控制,从田头到餐桌实现全程监管,从源头上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另一方面提出大力开发特色优势产品,提高农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让生产者从思想上摒弃制假售假意识,真正做到农产品生产以“优质化、保安全”为终极目标。
  实现农产品优质化,必须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安全监管要重在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实施农业标准化促进工程,逐步完善标准体系,加强应用主体培育,建立标准化应用与产业扶持项目联动机制,强化标准实施和应用管理。同时,要加强农产品和农资市场执法检查,深化专项整治,严厉打击违规使用和非法添加投入品行为。此外,有关部门还要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预警,稳步实行农产品产地准出、质量追溯、退出召回等制度,加强农产品的生产全程管控和质量安全监测。
  要实现农产品优质化,必须加强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要落实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经营主体的防控责任,强化免疫、检疫、检测等措施,加强动物卫生监督和植物检疫,确保不发生重大动植物疫情。同时,有序推进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健全绿色防控技术体系,提高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使用的普及率,有效防范和控制病虫害发生、流行和危害。
  要实现农产品优质化,必须加强“三品一标”产品开发。要推进“三品一标”产品基地建设,积极组织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扩大“三品一标”产品总量和产业规模。要完善以检查、监测、预警、退出等为主要内容的管理机制,全面落实绿色食品企业年检制度,提升企业和产品形象。
  要实现农产品优质化,必须加强农产品品牌培育。要完善品牌创建激励机制,整合同类农产品品牌,鼓励农业企业、合作社统一使用品牌,有效创建区域公共品牌。要挖掘品牌的文化内涵,加大品牌宣传和品牌产品的营销力度,打造和培育一批知名品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