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4版:浙江林业

兰溪马涧杨梅苗滞销

来买苗的还不如卖苗的多

  转眼入春,万物复苏,正是栽种苗木的好时候。然而,杨梅之乡兰溪市马涧镇的农户们没想到,今年杨梅苗的销路却一天比一天惨淡。
  兰溪市马涧镇兰浦路是马涧镇上的苗木交易一条街。每天早上6时半开始,各个村的农户就早早把自家的杨梅苗拉到镇里,摆到街边开始卖。往年这个时节,是这条街最热闹的时候,不过如今,直到下午四时半,街上依旧冷冷清清。不少农户无奈地说:“来街上买苗木的远远没有卖苗木的多。”
数百万株杨梅苗待嫁
  马涧镇丁埠头村的农户赵邵生今年66岁,每天都踏着三轮车把田里的杨梅苗搬到兰浦路上卖。“生意冷清得很,有时一天只收获几十元钱。”赵邵生叹气道。这几年他种了五六亩杨梅苗。到现在,地里七八年左右的大苗还有5000多株,而刚种下不久的小杨梅苗则有上万株。
  “一般把野生杨梅种子播下去,一年以后长成小苗,到了时间后将小苗跟成年杨梅树上能结果的枝条嫁接,之后进行移种,这样杨梅苗就长成了,再过五六年就开始结果。”赵邵生地里的杨梅苗都是用自家的杨梅树嫁接的,品种不是东魁就是黑炭,都是马涧杨梅的拳头产品。
  像赵邵生这样种杨梅苗的农户,在马涧镇上有不少。镇上几乎有地的人家都会种些杨梅,而前两年杨梅苗畅销,不少有杨梅的人家都通过嫁接技术种起了杨梅苗。这是种杨梅的果农自发形成的一个产业链。丁埠头村村委会主任谢樟华说,村里目前大概有60多亩杨梅苗,保守估计,全村大大小小的杨梅苗至少有10万株。这个数字在马涧镇的各个村子里还算是少的,而马涧镇有66个村,杨梅苗的总数庞大。
苗价缩水很多
  赵邵生指着一株直径约七八厘米的杨梅苗说:“这株苗长了六七年,放在去年起码能卖八九十元,而今年卖50元都没人要。”
  赵邵生种苗木已有10多年了,不过扩大规模种植是近5年的事。他感慨,5年前杨梅苗行情走高,3年左右的杨梅苗就能卖100多元一株,当时苗农只要在家等着外地老板上门收购就可以了,可自己当时苦于没有苗木可卖,于是后面几年越种越多。没想到,今年同样的3年生苗,连30元都不到,价格缩水了三分之二。
  即使低价贱卖,他今年也才卖了20多株,而且价格一天比一天低。而在往年,即使行情一般,到5月底就能卖掉1000多株。现在离5月底不到3个月,赵邵生越想越心慌。他说,过了清明,就过了栽种杨梅的好时节,要卖就更难了。同时,随着苗木的生长,原来地里的种植间距会变得越来越小,如果没有地可以移种,就会影响苗木的健康生长。
需求饱和是主因
  为什么杨梅苗今年会滞销?赵邵生也想过这个问题,前几年跟他一样扩大种植规模的农户多,导致目前杨梅苗供大于求是一个原因。此外当地市场需求渐趋饱和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马涧镇农办主任沈进说,前两年马涧杨梅苗的客户主要有两类,一是外地来引进品种的杨梅种植户,二是本地想种杨梅的农户。随着杨梅之乡名声远扬,现在马涧的山上、地里几乎被完全开发,本地市场需求几近饱和,同时外地的购买者也逐渐减少,就形成了滞销。对这一现象,镇里正在摸底,计划研究助农对策。
  为了争取销路,赵邵生曾打电话给去年的客户主动推销。尽管生意冷清,农户们还是每天到兰浦路摆摊卖杨梅苗。
  谢樟华说,马涧的杨梅苗品种好,质量也不错,是农户自己嫁接的“土特产”,保证能结果。如果有需要的客户,可以到马涧看看,帮助农户渡过难关。
倪寒霞 黄贲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