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2013年“珍贵树种进万村行动”启动

让“绿色银行”遍布浙江大地

  □本报记者 陈鎏琰
  本报讯 一亩多年生红豆杉用材林,亩产值可达到42.44万元,老百姓形象地把它称为“绿色银行”。近年来,种植珍贵树木,成为我省农民创业增收的新的途径。为加大珍贵树种繁育推广的力度,3月1日,由省绿化委员会、省林业厅联合主办,安吉县人民政府承办的2013年“珍贵树种进万村行动”启动仪式在安吉县上墅乡刘家塘省林木育种中心举行。
  据了解,我省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光、热、水资源丰富,土壤和林地类型多样,发展珍贵树种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自2008年起,省林业厅加快了珍贵树种培育和发展,制定了《浙江省珍贵树种资源发展纲要》,几年来全省新增珍贵树种面积达30多万亩,取得了初步成效。
  在种苗培育方面,我省加快建设林业重点工程保障性苗圃,采用最新容器育苗技术,培育南方红豆杉、楠木、红豆树等珍贵树种优质容器苗2100多万株,有效地解决了以往珍贵树种造林成活率低的问题;同时创新机制,针对许多珍贵树种适合零星种植的特点,在全国率先采用“以苗代补、赠苗造林”方式,向全省赠送珍贵树苗1907万株,植树造林折合面积19.8万亩。在树种推广方面,自2009开始,我省实施了“千万珍贵树木发展行动”,三年以来全省以赠苗造林形式共种植珍贵树种1115万余株。2012年起又启动“珍贵树种进万村行动”,计划用4年时间,围绕“四边绿化”和美丽浙江建设,在全省2万个以上的行政村种植珍贵树种2000万株以上。去年一年,全省各市、县共投入1.3亿元资金,在5450个行政村种植珍贵树种675.8万株,使12万余户农户得到了实惠。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