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浙江海洋与渔业

“联合行动”出成效

我省涌现一批新型水产养殖模式

  2012年,我省继续实施主推品种、主推模式和技术推广联合行动。各地结合当地渔业实际,大力推广南美白对虾、中华鳖、海水蟹类等10大主推品种和稻田综合种养10项主推模式和技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涌现出一批新型水产养殖模式,对引导全省渔农民增收致富、加快我省水产养殖业的转型升级、促进渔业可持续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去年,我省共组织实施各类示范推广项目740项,其中省部级340项、市级91项、县级309项;扶持建立科技示范户4879家,示范面积53万亩,示范户平均每县67个;推广总面积102.65万亩,实现产量66.2万吨,增加产量7.5万吨,实现产值132.5亿元,增加产值16.2亿元,10个主推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达到94.3万亩,养殖示范推广面积总计102.65万亩,大水面保水增养殖面积106万亩,有力促进了我省渔业增产和渔民增收。
叶新
链接
新 型 高 效 养 殖 典 型
  1.山区光唇鱼流水养殖模式。
江山市峡口镇大峦口村、双溪口乡外坞村、碗窑乡溪下村等山区近年来利用山区自然的溪流水,建设砼流水养殖池,开展了光唇鱼流水养殖,养殖周期一年,每平方米产量可达5公斤,以市场价100元/公斤计,每平方米产值可达500元、效益200元;折合亩产量3300公斤,亩均产值33万元,亩均效益13.2万元,效益突出。
  2.设施大棚南美白对虾三茬养殖技术。舟山市定海区旭旺养殖场2010年配备安装了10吨蒸汽锅炉,为南美白对虾养殖增加了升温设施设备,有效控制塑料薄膜大棚内养殖水温,变被动利用为主动控温,养殖时间延长为2月底至翌年春节前后,养殖时间为10个月,变一年两茬为一年三茬养殖,平均亩产虾3.15吨,最高亩产5.5吨,平均亩利润9.52万元,大幅度提高养殖成功率和经济效益。
  3.中华鳖“两段”法养殖模式。
海宁市方缘水产有限公司开展的中华鳖温室翻外塘“两段”法养殖模式,非常适宜中华鳖日本品系的养殖推广,该模式养成的商品鳖经历温室和外塘两个养殖环境,具有生长周期短、品质优良、经济效益高等特点,亩均利润可达1.04万元,经济效益较为可观。
  4.海带与栉孔扇贝套养。苍南县于2011年11月10日在沿海6个不同海区试养,除沙岭海水过度混浊中止外,其余5个表现良好。2012年6月23日,南关青屿海区养殖海带3亩,套养栉孔扇贝300笼,收鲜贝1539公斤,养成率81.8%,平均每笼产贝5.13公斤,每亩海带养殖套养栉孔扇贝后增加效益0.5万元,加上海带效益每亩达0.55万元,套养后亩效益达到1.05万元,效益非常可观。
  5.澳洲淡水龙虾池塘生态养殖模式。兰溪市张海燕水产养殖场,位于黄点镇下樟村,2012年初从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引进澳洲淡水龙虾开始试养,面积为50亩,每亩放养规格为1.5厘米左右澳洲淡水龙虾3000-4000尾,10月底养殖场共收获该虾6275公斤,亩产值1.255万元,实现总产值62.75万元,纯收益达24.5万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6.黄颡鱼太阳鱼高产混养新模式。诸暨市王家井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在诸暨市王家井镇新南村投资建设150亩池塘,充分利用有限水体,主养黄颡鱼和太阳鱼,搭配少量花白鲢改良水质,进行四季轮捕轮放的养殖模式。每亩放养黄颡鱼鱼种8000尾,太阳鱼鱼种5000尾,少量花白鲢,总计成本2100元;饲料成本:每亩投喂饲料约1.6吨,按9000元/吨计算,成本1.44万元;塘租:每年每亩700元;药品电费成本:每亩450元,总计成本1.765万元。每亩可产黄颡鱼700公斤,太阳鱼550公斤,黄颡鱼按照23元/公斤计,太阳鱼按照32元/公斤计,总计收入3.37万元。除去成本,每亩利润为1.605万元。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