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面积不断增加后,在营造更多绿色生态环境的同时,也带来了越来越多的“绿色垃圾”。这些“绿色垃圾”看似不起眼,但数量惊人,而且呈逐年递增的趋势。以嘉兴市为例,据不完全统计,从每年的11月中下旬至来年的2月,该市市区平均每家养护单位每天都需弃置3车(5吨重卡车)左右的“绿色垃圾”。
长期以来,在嘉兴乃至整个浙江,这些园林绿化废弃物一直没有得到很好处置,目前,它们多数被送往垃圾站进行填埋或焚烧。“秋冬季,落叶多,植物修剪量大,因为没有合适的堆放场地,不能及时处理绿化废弃物,造成绿化养护单位乱堆、乱倒枯枝败叶的现象时有发生,绿化废弃物正不断增加,成为城市环境负担。”嘉兴市建委园林市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绿色垃圾”急剧增多
顾洪喜在嘉兴园林绿化工程公司绿化队已经工作5年了,每年到了秋冬季节,总是比较忙碌。“5年以前,要处理的园林绿化废弃物没那么多,而且那个时候需要养护的绿化面积也没那么大,现在绿化好了,覆盖面大了,垃圾自然也就多了。”
“很多时间都花在路上,比如修剪树木时,产生了一车垃圾,然后去哪里倒始终是一个问题。”顾洪喜说,现在主要还是堆放处理,但毕竟能堆放的量是有限的。“当年城郊地带还是比较多的,很多农民要烧柴火,有时直接拉给他们也可以,现在不行了。
南湖花卉园艺工程公司主要负责嘉兴市区中环西路、中环北路、嘉杭路等区域的行道树管理等,每年到了秋冬修剪的时候,每天都会产生10多车“绿色垃圾”。“市区的行道树基本都是香樟树,这种树的修剪量非常大,而且香樟树一年要落两次叶。”南湖花卉园艺工程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落叶归根”并不容易
“如果有个枝条粉碎机就好了,可以将这些修剪下来的树枝进行无害化处理,从而达到循环利用的目的,最终使其‘落叶归根’。”嘉兴园林绿化工程公司副经理袁银祥说,随着市民养花热情的升高,以及园林绿化的需要,每年都需要大量肥料。如果这些“落叶”能加以合理利用,蕴藏着无限的商机。
据相关资料显示,园林绿化废弃物的主要成分为有机物质,是不可多得的有机资源,经过深加工后,可生产植物育苗、栽种等所需的营养基质、土壤改良剂。另外,还可以加工成有机肥,用于园林绿化和农业生产。2009年,北京就在西城、朝阳、丰台、顺义4个区试点建起绿化垃圾销纳基地。
但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是,“落叶归根”其实并不容易。业内人士坦言,目前这一项目还是一个新生事物,面临的困难也很多,“循环利用的成本很高,而且如何化解运输成本是一个很切实的问题。如果在这方面能降低成本,未来还是非常看好的”。
建议政府给予政策支持
“我们目前正在积极想办法,准备在公司的苗圃那边腾出一块地,堆放这些‘绿色垃圾’,但这并非理想的办法,过不了多少时间,这些不断增加的绿化废弃物依然是城市环境的负担。”袁银祥说,如果能循环利用当然最好,但短时间内这依然停留在设想阶段。
嘉兴市建委园林市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对于养护公司而言,它们是负担,但对于其他企业来说,也许就是效益。我们非常欢迎有想法的企业来帮忙处理这些‘绿色垃圾’,使它们最终‘落叶归根’。”
在欧美国家,“枯枝落叶化春泥”循环模式已成规模化。一些园林专家指出,许多地方政府规定,政府部门必须优先购买符合条件的再生土,以此支持环保项目,美国有的州还成立“堆肥协会”,引导园林废弃物循环利用,并提供一定经费保障。专家建议政府给予政策支持,将园林废弃物纳入城市有机废弃物系列,给予绿化部门同等政策补贴;还应鼓励企业投资类似项目,把政府行为转变成市场行为,以此达到多方共赢的效果。
针对“落叶归根”成本高的问题,业内人士建议,合理建设收集渠道,条件成熟的话,可以订协议,送来多少车废弃物,就返还多少基质,或者采取现修剪、现清运、现处理的办法,想法降低成本。
朱胜伟 栾吟之
延伸阅读
在园林废弃物处理方面,北京、上海、山东等地走在全国前列。以北京为例,该市现已建成的5个园林废弃物处理基地,年处理“绿色垃圾”达到50万吨。其中,仅北京市西城区一年可收集落叶等“绿色垃圾”9万立方米,转化为有机肥4.2万立方米,据当地测算,如果这些基肥运用到园林绿化中,一年可节约相关资金600多万元。
北京:5年前建成首个植物垃圾处理厂
北京市首个专门对“绿色垃圾”进行循环利用的专业垃圾处理厂于2007年11月22日建成。从此,原本令环卫清扫人员头疼的植物垃圾直接被送往位于北京南四环外的草桥植物垃圾处理厂,经过粉碎、发酵等流程,变成适应花卉生产的基质和肥料。第二年,该厂处理“绿色垃圾”的量就达到4万吨。
草桥植物垃圾处理厂近5000平方米车间,被整齐地划分为堆料区、粉碎区、发酵区和加工区四部分,工人们先对枯枝落叶进行粉碎。这些被粉碎的“绿色垃圾”经过加水、添加辅料等程序后,被推入发酵池,通过微生物分解发酵后,变成了初步的肥料。这些肥料只适合菊花、草坪等采取粗放型种植方式的花卉,在经过含量检测后,添加氮、磷、钾等元素,可以生产出适合兰花等中高档花卉的肥料和营养土。
运用高科技手段,将枯枝落叶等“绿色垃圾”加工成肥料前景广阔。北京花乡花木集团与北京市农科站、土肥站建立了长期的技术合作关系,针对不同性质的“绿色垃圾”进行试验,同时引进生物堆肥、基质制造等国内外成熟技术,形成了一套适合北京主要花卉生产的基质配方、肥料配方及适用技术,将枯枝落叶等“绿色垃圾”加工成中高档花卉所需的肥料,主要做草坪肥和家庭小包装花肥。 汝涛
上海:枯枝落叶循环利用化“春泥”
仅7.6平方公里的上海市静安区,有着1.1万棵行道树和数块大型绿地,每年至少产生1000吨枯枝落叶。那么多枯枝落叶,究竟该如何处置?
自2010年开始,上海市静安区开始探索枯枝落叶循环利用,1立方米枯枝落叶能转化出0.6立方米“春泥”。枯枝落叶经过粉碎处理,再加入微生物菌种培育,使其产生出结构优质、富含氮磷钾等多种稳定成分的营养土,重新用于绿化养护。试点一年,该区生产营养土1200吨,二氧化碳减排量达1179吨,所有公共绿地、街头绿化用土实现“自循环”。
在位于静安公园的上海市首家“园林废弃物收集站”,5辆印有“静安园林”字样的绿色电动车不断运送着枯枝落叶。送到的枯枝落叶被倒进一个巨大粉碎机。碾碎的枯枝落叶像木屑,“木屑”在此粉碎、打包、装运后,被送到处置基地,再作二次粉碎、发酵、成品包装处理。营养土与普通泥土相比,色泽偏黄、质地更为松软。
栾吟之
山东:“绿色垃圾”变废为宝
位于山东省济南市经十东路百合花卉中心的济南市园林绿化废弃物生态处理站于2011年投入试运营。这在山东是首家。
济南林场副场长王禄说,济南林场拥有6.5万亩山林,仅每年产生的枝条就在1.5万立方米以上。而整个省城,包括各个区县在内,每年产生的“绿色垃圾”预计在百万立方米以上。
济南市园林绿化废弃物生态处理站首期预计年处理枝条2.7万立方米,可产绿色堆肥产品2000立方米(4万袋)。产品主要包括绿地覆盖物、生物有机肥、植物营养栽培基质、土壤改良剂四大类。与传统化肥、精制有机肥相比,这些产品具有提升土壤肥力,增强抗旱保水能力,改善植物生长状况,促进植物越冬保温,降低养护成本,减少污染,美化环境,实现废弃物可持续利用等优势。“举个例子,济南冬天很冷,产品使用前,地下5厘米温度为1.5℃,而使用后,温度可达到3℃,对于植物越冬将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济南市园林科学研究所负责人说。薛良诚 于红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