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山核桃、遂昌土猪肉、金华火腿……春节将至,这些带着浓浓乡土气息的特色年货搭乘网络快车征战江湖,引无数“吃货”竞折腰。
搭上网络快车,乡土年货突破了地域限制,也解了游子们的乡思。但“吃货”们在大快朵颐之时,也须防范“李鬼”潜行,更要注意食品安全。
乡土年货网上俏销
春节将至,“吃货”们开始了年货采购。淘宝网“年货节”开展第一周,就有480万人购买年货,淘宝指数显示,近一个月年货的成交指数是去年同期的1.78倍。
与往年不同,今年网上年货多了一些乡土味,临海冻米糖、江西元米果、黄山烧饼等乡土年货开始走俏,结束了腊味、干果、海鲜一统天下的局面。
淘宝网上,乡土年货的强势“来袭”表现突出:成都“温鸭子”的淘宝成交指数比去年12月上涨59.6%,陕北“黄馍馍”则上升了52.5%,而这些货物在去年还无人问津;“黄山烧饼”的销量是去年同期的两倍,徽州“毛豆腐”则比去年翻了三番。
“猎奇”“乡思”各领风骚
复旦大学民俗学学者张琴认为,乡土年货的独特性为其拓展市场打下了基础,其民族地域特性和独特风味能够极大地激起消费者的猎奇心理;另外,乡土年货用于春节送礼更能体现心意,而网络购买为这份心意提供了便利,因此销售火热。
“网购可以让大家买到超市里买不到的年货,而且更为方便快捷。”一位淘宝网友说。笔者调查发现,在不少超市和食品商店中,年货还是以火腿、腊肉等腌制食品以及干货、糖果类食品为主,生产厂商也是人们熟知的几大品牌,不管是品种还是风味,难免“千人一面”、年年同味。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何计国认为,乡土年货因为种种原因,以前大都只能局限在产地销售,网购业的发达让它们突破了地域限制。
除了“吃货”们的猎奇心理,很多人也在特色年货里寄托了一份浓浓的乡思。
网购年货需防“李鬼”
乡土年货热销的同时,市场乱象也渐渐呈现。在淘宝网搜索“诺邓火腿”,有近百家网店宣称自家产品正宗,但很多网店的发货地址却并不是云南大理。
不仅如此,很多乡土年货的网络销售还面临着保质期短、保存条件要求高的困难以及店家卫生标准低、食品经营许可证缺失等问题。
在一家销售徽州毛豆腐的网店网评中,有多位买家反映收到的毛豆腐因物流时间过长而变质。在笔者追问下,店家称自家经营的毛豆腐无添加剂,有卫生许可证,但却拿不出相关证明。
一位快递员透露,在运输过程中,网店配送的食品和其他物品在通常情况下是混装的,有时候难免造成包装破损、食品污染的现象。
相关专家认为,目前我国在食品网络销售方面还没有行之有效的规范措施,年货“上网”想要长远发展,必须建立标准,加强监管,规范网络食品市场。同时,应该尽快建立可追溯的食品流通渠道体系,以提高消费者的维权能力。消费者也应增强权利意识,通过维权对食品网购行业形成倒逼机制,促进其尽快成熟。
何计国建议,消费者在大快朵颐之前,应详细了解店家的卫生许可证、原料来源渠道、食品保质期和营养标签等信息,慎重网购年货,尤其是网店自家生产的、需要低温贮藏的、易变质的食品。
程远州 朱燕妮 严可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