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养鳖“养”出国家科技奖

龚老汉

  ”
成全国养殖业第一人
□本报记者 金茹通讯员 谢雷宁
  本报讯 1月18日,2012年度全国科学技术奖在北京揭晓,杭州萧山养鳖“老农”龚金泉的“中华鳖良种选育及推广项目”被授予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据悉,这是我国第三位荣获国家最高科技奖项的农民,在养殖业中是当之无愧的全国第一人。
  因为成功选育出龚老汉牌中华鳖良种,龚金泉一直被大家亲切地称为“龚老汉”。今年61岁的“龚老汉”在1995年创立杭州金达龚老汉特种水产有限公司后,就开始全身心投入中华鳖良种选育及其产业化推广应用。凭着百折不挠的韧劲,经过十多年坚持,终于选育出了生长快、生病少、生存能力强的龚老汉牌中华鳖良种。
  2009年,龚老汉公司被认定为中华鳖国家级水产良种场,并发展成为年产中华鳖良种种苗500余万只、成鳖50余万只、年产值超亿元的控股集团公司,其提供的良种目前辐射全国10多个省市、270多个养殖场(户),年养殖面积达2万余亩,有力地促进了渔农民增收。在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展示的现场,是这样介绍“龚老汉”的:“自1995年农民企业家龚金泉创立了杭州金达龚老汉特种水产有限公司以来,以良种选育为突破口,成功选育出龚老汉牌中华鳖良种,建立了中华鳖良种选育方法及操作规程,显著提高了中华鳖良种生产能力。”
  省海洋与渔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省龟鳖产业已达到年产量近15万吨、产值近100亿元的规模,约占全国总量的50%,成为在国内最具竞争力的优势农产品之一,“中华鳖良种选育及推广项目”的获奖,既为产业下一步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也是对我省近年来坚持“主导产业、主推技术、主体培育”统筹推进发展模式的充分肯定。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