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俞廷尚 通讯员 李鹏
刚刚过去的2012年,我省农机化事业亮点纷呈。《浙江省农业机械化促进条例》的出台,进一步优化了农机化事业的发展环境;多项政策创新举措在全国首开先河,获得各级充分肯定;农机化水平继续稳步提升……这些都为我省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盘点2012,我们为之欣喜。
发展环境持续优化
去年,全省农机系统期盼已久的《浙江省农业机械化促进条例》于2012年7月27日正式出台,并于当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一《条例》赋予了农机化主管部门统筹协调农业机械化工作职责,并在财政扶持保障、农机抵押贷款、农机保险、农机科技创新、缺陷产品召回、警农协作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创新与突破,为推动农机化提质提速发展提供了保障、注入了活力。
为让《条例》精神深入人心,我省及时组织开展了“十个一”宣传贯彻活动,省政府办公厅和省农业厅先后就《条例》的贯彻实施下发文件、召开会议,在全省组织开展宣传周活动,全省共举办宣传贯彻座谈会189次,开设专版专刊104期,发放宣传画册6万余册,张贴悬挂宣传横幅、标语9000余条。
该《条例》的出台实施,与省政府《关于提升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意见》一起,构成了符合浙江特色的农业机械化促进与管理政策法规体系,是我省农机化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
政策创新不断推进
购机补贴政策自实施以来,我省始终不断创新并完善政策运行体系,确保资金安全,严密防控廉政风险。2012年,我省研究提出了“全价购机、县级结算、直补到卡”创新试点方案,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试点省份之一。该创新举措将补贴资金改省级结算为县级结算,农民由差额购机改为全额购机,补贴资金通过“一折通”直接拨付农民。这一做法,得到了农业部绩效考核组的充分肯定,“浙江创新开展‘全价购机、县级结算、直补到卡’试点工作,真正体现了实事求是、开拓创新,起到了先行先试、先导示范的作用。”此外,我省还创新开展了以“八公开”为主要内容的购机补贴阳光行动,获得上级部门和社会的一致好评。
我省农机报废更新工作继续走在全国前列。率先出台了《浙江省高耗能农业机械报废补偿实施办法》,先行对拖拉机进行报废补偿,该政策规定,凡本省籍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和个人所有的拖拉机,按规定办理报废手续的,均可申请享受经济补偿。补偿标准为:发动机功率14.7千瓦以下的拖拉机每台补贴1500元,14.7千瓦(含)以上的每台补贴3500元。办法还鼓励有条件的地区,财政可再安排补偿资金,加大更新淘汰的力度。
此后,农业部等三部委在全国开展农机报废更新补贴试点工作,浙江被列入试点省份。我省农民在申报更新补贴的同时,仍可申请本省的报废补偿,这一系列政策的创新,大大加快了老旧农机具的报废更新。
农机化水平稳步提升
农机装备显著增长。这一年,在购机补贴等政策的推动下,我省农机装备进一步增长,全省实施中央补贴资金5.3亿元,省、县两级配套补贴资金8902.6万元,受益农业生产经营主体65690户,带动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投入资金7.2亿元,新增各类农业机械12.05万台(套),补贴设施农业大棚938.45万平方米,进一步夯实了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
作业水平显著提升。这一年,我省大力推进农机化示范区、农机农艺融合示范区、粮食及主导产业机械化示范工程建设,全年新建农机化示范县2个、示范乡镇33个,全年创建水稻机插机艺融合示范区6个(其中龙游为全国示范县)、油菜机收机艺融合示范区1个,落实各项补贴资金1.72亿元。农机化新技术加快普及应用,水稻机插、油菜机收面积分别达到244.7万亩和23.5万亩,同比增长9%和13%;粮食机烘能力达到180万吨,同比增长37.7%。
社会化服务能力显著增强。这一年,我省积极推进农机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和水平。全年新增农机专业合作社133家,各类农机服务组织总数超过5000余家,其中合作社1157家;新建区域性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225个,其中水稻育秧中心141个、粮食烘干中心167个,水稻育秧中心总数已达684个,基本实现了粮食生产功能区统一育秧供秧服务。以农机合作社为代表的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全年实现农机作业服务总收入预计超过130亿元,农机作业服务为我省农民人均增收约400元。
农机安全形势稳定好转
严格落实农机安全生产责任。这一年,省与市、市与县责任书签订率达100%,农机管理部门与农机手签订责任书(承诺书)10.6万份。
同时,强化农机监理规范化建设,积极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示范窗口创建,已建省级以上示范窗口16个、示范标兵27人;切实做好农机监理审批权限调整和农机牌证规范管理工作,进一步明确了省、市、县三级职责分工。深入推进“平安农机”创建,全年创建“平安农机”示范县(市、区)3个、示范镇(乡、街道)33个、示范村334个。依托公安驻农机警务联络室,扎实开展农机安全监理“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共开展农机执法行动1.04万次,查处各类农机违法违规行为3.45万起;排查安全隐患1.43万个,整改率达99.21%。开展农机安全监理创新试点,扩大危及人身财产安全农业机械免费实地检验工作,重点对插秧机实行免费实地检验,全省插秧机检验率超过80%。全年发生拖拉机道路交通事故501起,死亡158人,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 19.6%和11.7%,农机安全生产形势继续保持稳定好转态势。
农机市场管理有力有效
农机标准化建设扎实开展。这一年,我省充分发挥农业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作用,积极开展农机标准化宣传教育,继续引导帮助农机生产企业制修订企业标准,扎实推进农机作业标准化建设,制修订相关作业质量、技术操作规程,农机标准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年制修订各类农机标准35个,其中农机作业标准12个。
农机产品质量管理扎实开展。我省修订完善《浙江省农业机械推广鉴定实施办法》和《浙江省农业机械推广鉴定申请细则》,积极开展农机新产品推广鉴定和性能检测,全年共完成农机产品性能检测100批次,完成农机产品省级推广鉴定135个。进一步完善农机消费维权监督工作机制,加强消费维权人员培训,有力提升了维权调解工作能力。全年受理调处农机产品质量投诉案件14起,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1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