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新森
高二乡有“磐安的西藏”之称,距磐安县城51公里,全乡13个行政村、51个自然村散布在群山峻岭之间。高二有“三高”:全乡平均海拔700米以上,多数村庄海拔高达800-900米;森林覆盖率高达87%;空气负氧离子含量是平均水平的上百倍。高二也有“三低”:人口密度低,47.6平方公里土地上只有1407户、3671个人口,有三分之二以上人口常年在外;经济水平低,2011年全乡人均收入4890元,只有全县收入的69%;文化程度低,在家农民多数年迈体弱、文化程度低、没什么专业技能,外出打工不现实,在家创业缺门路。
如何让这里的好山好水好空气转化为经济优势,让低收入农户脱贫致富,是摆在当地党委、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
2012年,高二乡党委、政府决定实施“我的幸福计划”——引进浙江品尚道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利用当地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生态环境及自然资源,采取传统耕作方式和现代经营模式生产销售生态农产品,实现农业增产增效、农户增收致富、公司增强实力的多赢效应。结果,种田、养猪、养鸡这些曾被看作“没花头、没赚头、没奔头”的传统农业,成了山区农民增收致富、获得幸福生活的源泉,2012年,全乡396户参与实施“我的幸福计划”的农民年人均增收1100多元。
“我的幸福计划”是一个怎样的计划
高二乡的“我的幸福计划”主要分三块内容:
土法种养——产品品质有保证。由于受交通、地理等条件限制,高二乡仍保留着传统的耕作方式,因为环境好、生态优,这里生产的农副产品品质非同一般。浙江品尚道公司正是想借此优势生产“独一无二的高山臻品”。公司经理蔡文君对参与农户只有一条要求:土种、土料、土法种养,自然生长,不是“慢种养”的产品一律不收。
冷坑村村民张洪传家的400多只鸡就放养在自家的竹园里,以吃青草野菜为主,加些玉米、稻谷等杂粮,不使用混合饲料,喝的是高山泉水,野外放养300天以上。村里其它5户养殖户用的都是相同的方法。张洪传说,“农家蛋个虽小,但蛋清蛋黄很黏稠、不会散,与饲料喂养的明显不一样,每只蛋收购价就要1.6元。”东山头村是公司确定的土猪养殖基地,村支书马连仙介绍,村里农户以南瓜、萝卜、番薯、土豆等粗饲料为主饲养土猪,不使用复合饲料,每只土猪饲养期都在10个月以上,都佩戴有公司统一制作的电子耳标。耳标上编有身份标志,市民可以通过网络认购和认养的方式参与项目,随时查询家禽家畜的养殖日期、户主姓名、喂养记录等各种信息。
公司运作——农户利益有保护。长期以来,高二乡农民过的是“养猪为过年,养牛为犁田,养鸡养鸭为了找点油盐钱”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农产品质量好品质优,却是“养在深山无人识”。长期在外创业的高二乡大庄村青年蔡文君敏锐地抓住了农民增收与公司发展的结合点,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的现代经营模式,公司免费提供种子、种苗、种鸡、种猪,并以高出市场价的价格订单收购产品,农户在家种养,合作社抓好管理,这样既保证了公司长期有货源,又保护了农户的种养效益。
高二乡农技员施泽溪算了几笔帐。农户按传统方法种植水稻,公司以5.40元/公斤价格收购干稻谷,比市场价高2.5元/公斤,每亩按350公斤产量计算,种一亩生态稻,农户可增收875元。农户饲养土猪,公司以高于市场价4元/公斤的价格收购,饲养一头150公斤的土猪,可为农户增收600元。农户放养土鸡,让鸡“喝着山泉水,吃着虫儿、中草药”,生出生态蛋,产出精品鸡,公司定期上门收购土鸡蛋及土鸡,土鸡收购价为50元/公斤,土鸡蛋为1.50元/枚,分别比市场价高25元、0.50元,按一只土鸡重1.5公斤,每年产蛋60枚计算,可为农户增收67.5元。“这样一算,农户养一头土猪,养一只土鸡,种一亩生态稻,一年能增收1542元。”施泽溪说。为了把好产品卖出去,浙江品尚道公司在杭州、金华、永康等地设立了专卖店,在农贸市场和超市设立销售专柜,同时建立网络营销平台,保证市民能买到真正生态的农产品。2012年,高二乡“我的幸福计划”参与农户共种植生态稻643亩,养殖土猪412头,土鸡10200余羽,增收120多万元,人均增收1100元以上。
多方扶持——政策服务有保障。过去长期实施“送钱、送粮、送衣”的输血式扶贫,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高二乡落后贫困的状况,且造成部分低收入农户“等、靠、要”思想比较严重。而“我的幸福计划”同样是扶贫,却在政府引导、业主牵头、多方扶持下,把高二乡的优势和农民的特长有效发挥出来,增强了农民可持续增收能力。
高二乡党委书记施时喜在谈到“我的幸福计划”时感受很深:“这不仅仅是公司与农户的事,分散种养、统一管理、高价收购、订单销售,这中间需要政府的政策引导和各方的扶持和服务。”高二乡为鼓励更多农户参与“我的幸福计划”,专门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公司订单收购稻谷,给予农户每公斤0.2元的补助;公司订单收购土猪,给予农户每头200元的补助;公司订单收购土鸡蛋,给予农户每枚0.1元的补助;另外,养牛5头以上,每头补助300元以上,养羊30头以上,每头补助30元。乡里还将实施“我的幸福计划”列入干部工作目标责任考核。
“我的幸福计划”为什么能收获幸福
对地处偏僻山区、文化程度低、信息技术落后的低收入群体来说,最大的愿望是过上有稳定收入、有固定住所、有基本社会保障的幸福生活。“我的幸福计划”为留守农民搭起了“家门口、低成本、见效快”的创收新平台,找到了一条低收入农户增收致富的新途径。
生态优势得到有效利用,解决了“留守农民没出路”问题。高二乡有林地62609亩、山地52578亩、耕地2411亩,境内没有一家工业企业,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是省级生态乡镇。生态优势是高二乡最大的优势,也是最大的潜力。正是认识并抓住了这点,高二乡在经济条件较差、发展基础薄弱的情况下,采取“差异发展”战略,把农村留守人员发动起来搞种养,找到了一条传统种养与现代管理相结合的现代农业发展路子,为欠发达地区低收入农户产业致富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人力资源得到有效开发,解决了“有田有地没门路”问题。高二乡人均只有0.5亩耕地,除了种点水稻、药材外没有其它门路,经济效益差,再加上劳动力外出不断增加,田地抛荒现象逐年增多。且部分农民接受科技知识和适应市场的能力较差,对种什么能赚钱、怎么种有效益心中无数。“我的幸福计划”在特定地区为特定对象量身订制了一套致富模式:原来的田地,传统的技法,人人会种养,户户可参加,地不抛荒人不闲,不出家门有活干,闲置土地和闲散劳力得到了有效开发利用。目前447户低收入农户中已有80%以上加入“我的幸福计划”。同样的劳动力,同样的种养技术,经过巧利用、巧开发,就产生了不一样的经济效益。
主体作用得到有效发挥,解决了“优质产品没销路”问题。“我的幸福计划”只所以能让高二乡的农民收获幸福,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在于乡里引进创办了一家集农业开发、农产品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农业经营企业——浙江品尚道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公司包了“头与尾”——免费给参与农户提供种子、种苗,由公司与农户签订订单,公司包收购和销售,减轻了农户的资金压力和市场风险,解决了公司有市场没货源、农户有产品缺销路的问题。
“我的幸福计划”带来哪些启示
传统农业生产必须创新经营方式。当前,不少农户处于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状态,组织化程度与产业化水平较低,农户抗自然风险、技术风险与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必须大力倡导、着力推行现代农业经营管理模式,引进有实力的农业龙头企业,组建有带动力的专业合作社,实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推动传统农业生产经营向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品牌化方向转变。为此,对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要在资金、信贷、土地等方面给予倾斜扶持。要加大种粮补贴力度,将新增补贴向种粮大户和专业合作社倾斜,充分发挥补贴的产业引导和促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功能作用,保护和提高农户和经营主体的种粮积极性。
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强化科技服务。虽然“我的幸福计划”提倡土法种养,但同样需要科技支撑。经营主体不仅要向农户提供优良的种子、种苗,还要加快实用技术和先进农业机械的推广应用。要按照“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要求,鼓励和引导农技人员进村入户开展科技培训,手把手传授先进实用技术,减少种养成本,提高种养效益。要深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和政策扶持,重点支持良种培育、高产栽培、新型机械、疫病防控、防灾减灾等方面的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
促进农民增收必须优化发展环境。高二乡的实践说明,在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过程中,要找准方向,找对路子,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服务环境。乡镇、村不仅要不折不扣地执行既定政策,还要因地制宜出台一些针对性强、管用的政策措施。可设立相关专项基金,按生产投售农产品数量或认领人数进行补助。要加强诚信教育和法制教育,使业主与农户之间互守信用、互利共赢。
作者系磐安县副县长磐安县高二乡参与“我的幸福计划”种粮项目的村民捧着丰收的稻谷,乐得合不拢嘴。杨霄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