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笔者慕名来到位于嵊州的浙江京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走进基地,草料棚、饲料间等一字排开,整洁的干草堆放有序,加工好的饲料袋袋垒砌。“曾经困扰我的荒山野草,如今可年创收百万元。”该公司董事长高正贤笑着说。
“京采农业”现种有银杏2700多亩(100多万棵)。长期以来,银杏基地中的杂草为虫害的滋生提供了便利,最初几年,受蟋蟀、白蚁等侵袭,银杏树损害率高达80%左右。那么,先前无人问津甚至令人头痛的杂草如何成了“香饽饽”?
2010年,高正贤将晒干的杂草送往有关部门检测,结果发现其中粗蛋白含量高达8%以上,是普通草的2倍还多。“这是上好的饲料啊!”一个商机由此萌发。为此,他开始雇用工人拔草,晒干后再进行二次筛选去除糟粕。因坚持无公害理念种植银杏树,基地中的杂草未受农药污染。“小兔子吃了,成活率高,口口相传,如今嵊州新昌两地的养兔大户纷纷前来订购。”高正贤说,“目前银杏基地每年可产出干草1000吨,每吨可卖1200元,每年仅干草原料的产值就达120万元,如果加工成粉末饲料,那附加值就更高了,最重要的是虫蝇没有了滋生的温床,银杏树长势更健康了。”
笔者发现,在广袤的银杏基地里还点缀着星星点点的绿,高正贤介绍,“这些是套种的油茶树,利用银杏树长势慢及树形大的特征,我们在银杏树中间套种了油茶。”
从去年开始,“京采农业”陆续套种油茶树7万株,预计明年整个基地种植的油茶树将超过10万株。“第一批套种的油茶树两年后就可挂果产油,到时我们将引进最先进的‘冷榨’技术,保留其原有的营养成分,相信会畅销国内外市场。”高正贤对套种油茶树的经济效益充满信心。
由于银杏树是慢生植物,需要种植10年以上才能产出效益,为此,“京采农业”走出了一条大做“草”文章,变废为宝,为银杏树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同时套种油茶树,利用其产出效益快、油渣可肥地的特性,以短养长提升基地的生态和经济效益的新路子。
赵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