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笔者跟随建德市更楼街道办的工作人员,来到群山环抱的桥岭村,只见家家户户的庭院门口,妇女们忙忙碌碌,有的在清洗番薯,有的忙着切块,有的用木炭烘烤,一派繁忙而热闹的景象。
加工番薯干 能卖好价钱
桥岭村是更楼街道最偏远的一个山区村,村里山多田少,村民习惯在山地上种番薯,并加工成番薯干。现在,一块块金黄色的番薯干,成了城里人青睐的土特产。该村妇女主任、计生管理员张素素告诉笔者,从11月初开始,村里的妇女姐妹们就开始将生番薯加工成香甜可口的番薯干,今年番薯干价格比去年好,批发价都要10多元一公斤,且不用她们自己到市场去卖,商贩会上门来收购,妇女们制作番薯干的劲头更足了。
据介绍,这个总共300多户人家的山村,年富力强的村民大都外出打工了,留在家中的基本上是五六十岁的中老年人。种植番薯,加工番薯干在该村已有10多年的历史,成了在家村民致富增收的一条好门路。
收入能增加 辛苦也值得
11月27日清晨4时左右,李秀莲与丈夫按时起床,开始了一天的番薯加工。他们将300多公斤番薯经过清洗、削皮、切块、蒸熟、晾晒、烘烤等程序,做成60多公斤的番薯干,可以卖600多元。李秀莲夫妇每天这样从早忙到晚,甚至要忙到深夜才能休息,虽然身体疲惫不堪,但看到可观的收入,他们心里如喝了蜜一样甜。
在李秀莲家的院子里,笔者看到她正在竹匾上晾晒切好后蒸熟的湿番薯块。她开心地告诉笔者:“加工番薯干,一两个月下来可收入2万多元,不比在外打工挣的钱少!”李秀莲说,铁皮制成的大蒸笼一次可蒸两三百公斤番薯,需要五六个小时才能将番薯块蒸熟蒸透,只有蒸熟蒸透的番薯干,吃起来才更有滋味。
由于李秀莲加工的番薯干外形美观,口味香甜,一些商贩都是提前向她预订,所以销路一直不愁。这不,他们夫妻俩加工番薯干才十几天,已销售了500多公斤,收入6000多元,而家里堆积如山的生番薯才加工了三分之一,“至少要做到12月底,预计今年加工番薯干的收入比任何一年都要高”。
据悉,桥岭村除了外出打工的,留守在家的150多户农家今年共种植了200多亩番薯。全村仅加工番薯干就可实现产值100多万元。 宁文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