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村镇佐村、桑梓一带的1200多亩山地原来一直处于荒废状态。2003年,这片山地被承包,并种上了大量香榧树苗,取名“梦的农庄”。如今,这里的香榧树已几度挂果,山上绿意盎然,而农庄也将于2016年起逐步向游客开放,让人们领略生态林业带来的自然情趣。
几年来,梦的农庄香榧精品园先后被命名为市十大创业创新基地、全省首批现代林业示范园区,成为全省兴林富民的成功典范。
梦的农庄建设前后的“大变脸”,称得上是一个“奇迹”。“在我市现代林业园区建设中,梦的农庄并不是个例,许多园区都已‘爆发’出了生产力。”东阳市林业局局长赵忠明说。
近年来,该市林业局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实施意见》,结合当地林业产业发展现状,着重开展“两引导、两服务”活动,即政策引导和规划引导,科技服务和融资服务,扎实推进现代林业园区建设。目前,现代林业园区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成效:今年9月,该市荣获全国首批10个“中国森林食品产业示范基地”,建成香榧精品园1个、香榧示范区2个,青枣精品园1个,建成面积达6000余亩。
政策引导,鼓励工商业主投身园区建设
为了加快推进现代林业园区建设,该市先后出台了各种激励政策,市林业局则专门成立了现代林业园区建设领导小组,并建立领导联系点制度,加强对各项政策的宣讲解读工作。优惠的政策,周到的服务,使当地有实力的工商业主、林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积极参与该市林业主导产业示范区、特色精品园的建设。如,省重点林业龙头企业——浙江森太农林果发展有限公司已投资2560万元,新建香榧示范基地3000余亩,建造蓄水池7口,建立香榧节水灌溉面积600亩,提高了基地的抗旱能力。
规划引导,明确建设目标
东阳市是香榧的原产地和主产区,也是南方枣的重点产区,该市林业局抓住两大传统特色,突出重点,统筹规划,计划建设7片1000亩以上的早实丰产香榧示范区、4片500亩以上的早实丰产香榧精品园和2片共1350亩的高效丰产青枣精品园,建设总面积16750亩。其中,新建香榧基地面积3500亩,青枣品种改良200亩,复合生态经营11450亩,喷滴灌等设施栽培面积9080亩等。
如今,在该市林业局的指导督促下,各相关镇乡、街道因地制宜地制订建设规划,完善实施方案,落实工作任务,并且都把现代林业园区建设目标任务纳入到年度农业农村工作重点内容,从而使现代林业园区建设顺利推进。
科技服务,提高建设水平
为提高广大经营业主的林业经营管理水平,提高林业现代园区的科技含量,该市林业局不仅建立了责任林技推广制度,成立以首席林技推广专家为龙头、林技指导员为骨干、镇乡责任林技员为基础的现代林业园区建设专家组,及时研究和解决林业现代园区建设中的科技难题,深化细化科研成果,加大林业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力度。
同时,还向现代林业园区建设重点区域,长期驻派林业科技特派员,如园区建设重点乡——三单乡,自2005年起,在科技特派员的指导下,该乡香榧基地建设每年以800~1000亩的速度发展,现全乡已拥有香榧基地近万亩,香榧良种覆盖率达80%,香榧栽植成活率高达95%以上,香榧基地嫁接平均成活率普遍在93%以上。
此外,东阳市林业局还坚持林业科普宣传、培训活动制度化。组织技术专家常年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并聘请省林科院、浙江农林大学、省林业厅有关专家、教授来东阳讲课;每年组织专家到虎鹿、佐村、东阳江、三单、巍山等香榧发展重点镇乡举办香榧培育管理、病虫害防治、加工技术等方面的培训;到园区所在乡村举办林业科普宣传、林业科技咨询活动,免费向山区林农和参与开发的工商业主赠送技术资料,努力提高林业园区业主的业务素质。
融资服务,增强建设后劲
山区林农融资困难,而林业产业的投资周期长、见效慢,如香榧产业前10年都需要大量的投资,初步估算每亩香榧累计投入8000元以上才能投产。因此,为增强现代林业园区建设后劲,解决现代林业产业发展中“资金短缺”这一瓶颈,该市林业局积极为林业园区业主包装项目,争取上级部门的资金支持。
据统计,近三年来,为现代林业园区业主包装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现代林业生产发展、东白山农业综合园区、林区道路等多个林业建设项目,共争取到上级补助资金达5000余万元。
得到上级部门支持的同时,当地林业部门还积极与金融机构合作,创建了林权小额循环贷款、林权抵押担保贷款和林权直接抵押贷款等森林资源抵押贷款模式。今年8月,又组织召开了“林业企业与银行对接座谈会”,让林业企业与银行面对面交流,诉求对接,进一步搭建了银企桥梁。截止目前,为浙江康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林业龙头企业争取到林业项目贴息贷款8500万元,贴息额达255万元;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5230万元,有效盘活了森林资源资产,拓展了林业融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