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消费

  •   11月初爆发的白酒塑化剂风波,蔓延了一个月还未平息。继酒鬼酒之后,贵州茅台也卷入了这场风波中。尽管贵州茅台否认其塑化剂超标,但不论是在资本市场还是在销售市场,塑化剂风波带来的冲击不容忽视。
      多方人士呼吁,除了酒企正面回应、积极整改打消疑虑外,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应该联合起来,尽快出台白酒塑化剂专属标准和检测方法。
    行业规范不明晰成“脱罪”理由
      处在风口浪尖之时,贵州茅台集团在近日为塑化剂事件召开了新闻发布会。笔者注意到,目前国家对塑化剂测定范围的规定不清显然是这次茅台轻易“脱罪”的关键,特别在规定中没有明确规定迁移量与含量让送检结果存在天生缺陷。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高级工程师熊正河在此次发布会上指出,迁移量并不等于含量,“投资者‘水晶皇’博客公布的检测数据3.3毫克/升只能说明这是迁移出来的情况,并没有科学依据证明迁移量就等于目前作为规定的含量,因为限量的问题是一定要以含量存在作为基本的判定依据。”他还表示,作为限量、特定迁移量和含量之间,不能简单画等号。由于没有这方面的标准,同时没有做这方面的危害评估,因此只能说明目前3.3毫克/升的DEHP(邻苯二甲酸酯,为塑化剂中的一种)检出情况是一个检出值,而不能对它和标准之间是一个等同的概念。”
      熊正河介绍,目前从欧盟各国、加拿大、美国、日本等规定中能查到对塑化剂有规定的都是对迁移量所做的质量规定,其中,欧盟对食品包装材料迁移量提出了规定,美国在2008年消费者法案中也对塑化剂总的含量做了不能超过0.1%迁移量的规定。“这些全部以迁移量和暴露量来说的,并不针对食品中存在迁移问题的限量来做的规定。目前对于DEHP,上述国家都没有做出强制性标准。”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白酒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马勇甚至表示,“部分白酒中检测出微量的塑化剂成分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现实,但事件不能证明白酒企业生产了不安全的食品。”
    呼唤专用标准和检测方法
      目前,除了酒鬼酒外,大多数品牌酒企的塑化剂检测数据还没有权威机构予以公布。在很多市场人士看来,这就犹如一把悬在白酒企业头上的“铡刀”,消费者和投资者的担忧短期很难消散。
      要消除这个担忧,除白酒企业可以将产品主动送检、消除疑虑外,相关的含量标准也应该及早出台。“塑化剂事件的曝光不是坏事。这可以倒逼酒厂加快技术改造,加强生产区域质量管理。”一位白酒行业人士指出,这场塑化剂风波持续发酵到现在,消费者的知情权以及投资者的利益受到了很大的伤害,相关部门应该站出来发出权威的声音,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消除市场的担忧。同时,有关部门应以此次风波为契机,尽快出台白酒塑化剂的专属标准和科学检测方法,从源头上杜绝白酒含有塑化剂的可能。
      此次塑化剂风波能够掀起巨大风波并持续不断,最关键的就是国家没有相应的标准。据了解,茅台集团已向国家有关部委递交了一份建议,请求有关部门尽快出台有关白酒塑化剂的标准。
      针对媒体关注的塑化剂含量标准,卫生部相关主管部门负责人日前表示,2011年6月卫生部签发的551号文件规定了塑化剂的相关标准,但文件实际上是针对控制违法添加。有关塑化剂相关标准问题,主管部门正在做工作,会就这方面的情况继续向社会做沟通。
    白酒“年末行情”恐难再现
      白酒塑化剂风波迟迟得不到平息,再加上今年经济增速放缓、产能过剩等因素影响,虽然时间已经进入了12月中旬,按理说元旦、春节的白酒销售旺季即将来临,但是高端白酒的价格没有反弹迹象。
      笔者了解到,目前茅台批发价回调的幅度大大超过预期,受塑化剂事件的影响,个别地区甚至回调至1250元。消费市场的表现同样如此,去年“一瓶难求”的盛况在今年恐难再现。
      笔者调查发现,在大型超市,白酒促销打折的海报已经高高挂起,“买一送一”、“买一瓶送购物卡”等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但是白酒货架处的顾客却寥寥无几,往年供不应求、甚至限购的情景已经不见踪影。以53度飞天茅台的价格为例,进入12月份,终端价格反而比11月初还要便宜。
      在利空因素累积的同时,白酒厂家也在寻求转变。目前,茅台等一些知名酒厂,正在加快直营店的渠道建设,一方面让消费者买得更放心,另一方面也平抑了市场价格。有关研究人士指出,当名酒的价格挤出投资泡沫、回落至消费者的真实购买力时,其需求并不成问题。
    王淑娟 何欣荣
    链 接
    如何避免摄入塑化剂
      塑化剂是一种增加材料的柔软性或是材料液化的添加剂,常添加于塑料制品中。塑化剂种类多达百余种,使用最普遍的是一种称为邻苯二甲酸酯类的化合物。2011年6月1日,卫生部将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列入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
      研究表明,塑化剂的毒性远高于三聚氰胺,会造成免疫力及生殖力下降,危害男性生殖能力并促使女性性早熟,长期大量摄取会导致肝癌。邻苯二甲酸酯可能影响胎儿和婴幼儿体内荷尔蒙分泌,引发激素失调,有可能导致儿童性早熟。
      人们日常生活中在选择食品容器时,应当避免使用塑料材质,改以高质量的不锈钢、玻璃、陶瓷器为主。尽量避免食物与塑料容器的长时间接触或浸泡,降低塑化剂溶出的机会。保存食品经常会使用到的保鲜膜,宜选择完全不添加塑化剂的PE、PVDC材质,并避免高温加热。加热有保鲜膜的食材时,可在保鲜膜上戳数个小洞,让气体可以释出,在包覆时也要避免保鲜膜直接接触到食物。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