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科技

我省杂交籼粳稻家族又添两“潜力股”

“浙优18”、“春优84”高产获肯定

  □本报记者 葛勇进
  最近,我省水稻生产喜事连连,上月底,宁波市鄞州区单季晚稻百亩示范方验收,超级稻“甬优12”平均亩产达963.65公斤,最高亩产达1014.3公斤,创出了我国水稻百亩方亩产新纪录。近日,省农科院又传出喜讯,由省农科院作核所、中国水稻研究所和浙江农科种业有限公司联合选育的“浙优18”、“春优84”在晚籼粳稻新品种试验示范中,以其高产优质等特点在30多个参展品种中脱颖而出,受到省科技厅、省农业厅等单位的专家一致肯定,成为我省晚籼粳稻家族的新成员。12月12日,在“浙优18”、“春优84”推介会上,全省各地的种子管理部门代表、种粮大户和与会经销商们纷纷订购种子,明年将加快推广种植。
  “浙优18”、“春优84”是浙江农科种业有限公司主推的杂交籼粳稻新品种,具有增产潜力大、茎秆粗壮、耐肥抗倒、综合性状优良、米质优等特点。2011年,在全省单季籼粳杂交稻区试中,“浙优18”平均亩产672.4公斤,比对照“甬优9号”增产5.3%;“春优84”平均亩产达701.9公斤,比对照“嘉优2号”增产26.1%。今年,在台州市椒江区大田示范种植,“浙优18”实割验收亩产量达762公斤,“春优84”亩产达799.6公斤,与亩产最高的品种“甬优12”仅差7公斤。
  水稻是我省第一大粮食作物,水稻育种是实现种粮增效,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我省在杂交晚稻育种上取得重大突破,通过“8812”、“0406”等计划的实施,一大批新品种表现出优异的综合性状和良好的应用前景,部分新品种多次创造了示范方的高产纪录,全省水稻平均产量走在国内前列,特别是籼粳型超级杂交稻研究与示范推广居全国领先水平,使得我省成为全国籼型与籼粳型超级杂交稻选育与推广齐头并进的省份。
  从中浙优系列到甬优系列,我省的晚籼粳稻品种亩产量稳步上升,高产纪录屡屡被刷新,引起全国关注。省种子管理部门专家认为,“浙优18”、“春优84”株型紧凑,穗粒结构协调,后期熟相好,表现出了较高的增产潜力,有望成为我省晚稻的又一主栽品种。省农业厅有关部门同时表示,将加大良种繁育与示范推广力度,充分发挥其高产优势,进一步丰富我省晚稻品种资源。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