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程益新
本报讯 近日,用产自西湖龙井一级保护区的正宗西湖龙井制作而成的红茶——“钱塘梅红”成功问世并进入市场。
首批上市的“钱塘梅红”“肤色”偏深,“身躯”扁平,瘦瘦长长的外形依稀能看到龙井绿茶的模样,和其他优质红茶一样,“钱塘梅红”泡出的茶水呈金色,清香之中口感醇厚。“喝着它可以感受到一种龙井的氛围,因为它的外形和龙井没有任何区别,这就是西湖龙井的姐妹篇,都是一个娘胎里的孩子。”国家高级评茶师卢江梅对于“钱塘梅红”的问世很是兴奋,她说,虽然是同胞姐妹,但是“钱塘梅红”在制作工艺上比绿茶更复杂。传统绿茶采摘回来经过摊晒就可以开炒茶叶了,红茶除了对摊晒有严格的时间要求,还要经过揉捏、发酵、做型、提香等工序。而经过这些工序以后,所有茶叶都已变成一团一团,想要做成扁茶,就须将它们重新展开、压平,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茶叶很容易碎掉。这也是大多数红茶都呈卷曲状的主要原因。不过,经过几年研发,“钱塘梅红”拥有了创新的扁平红茶制作工艺。
原本荒废的夏秋龙井茶制成红茶,对于茶农来说也是一件喜事,原本5公斤鲜叶做成1公斤干茶只能卖100元,现在做成红茶,1公斤鲜叶就能卖到80元。目前首批“钱塘梅红”只制作了700公斤,其中50多公斤用西湖龙井春茶制作,售价预计每公斤6000元以上;650公斤用西湖龙井秋茶制作,售价大约每公斤1600元以上。而西湖龙井一级保护区现有茶园面积6000多亩,若有20%的秋茶制成红茶,大约有10多万公斤,按平均价格计算,茶农或可增收上千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