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农产品流通该如何发展

浙江开展专题调研

  □本报记者 姚力丹
  本报讯 农产品流通,一头连着基地,一头连着餐桌,如何减少流通环节,既让消费者买到优质、安全的蔬菜瓜果,又让农民增收?12月12日,省政协副主席、省农产品流通协会名誉会长王永昌一行来到浙江新田园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和浙江农华优质农副产品配送中心有限公司实地调研,探讨如何更好地开展农产品流通工作。
  在新田园公司杭州生鲜便利店,蔬菜、水果、肉类、水产等农副生鲜品品种丰富。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些农产品都是每天早上6点从基地直送来的,不仅新鲜而且都是绿色或有机农产品,由于是基地直送,价格要比超市同等质量的农产品便宜三分之一。虽然生鲜店本月7号才开业,但是已经有了不少忠实的消费者,现在每天都有3000元左右的营业额。
  而作为全省最大的农副产品加工、检测和配送中心,农华优质农副产品配送中心有限公司承担了杭城千万户家庭“餐桌安全”的重任。目前该公司在全省已有配送门店190余家,杭城50多家联华、华商超市的农副产品,便是从这里进行加工、检测和配送的。该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公司每个环节都有一套严格的现场品控流程规范,所有农产品都有条形码,标有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确保了农产品的品质。今年农华公司配送额预计将达到15亿元。
  王永昌表示,农产品流通发展应朝着产品无害化、品牌化、智能化、产供销一体化、商品营销模式连锁化、营销网络完善化的方向发展,流通协会应该组织会员探讨交流先进的农产品流通方式和经验,为促进我省农产品流通发展作出贡献。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