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海盐现代农业园区集聚效应凸显

  □本报记者 陈鎏琰 通讯员 杨颖慧 华 涛
  本报讯 最近,嘉兴湖山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藏红花基地内充满了浓郁的花香,十几名工人正在采摘藏红花,采摘下来的藏红花经过烘干加工包装就能上市了,每克可卖到300多元,堪称“植物黄金”。
  嘉兴湖山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仅成立两年的“年轻企业”,该公司正是抓住了海盐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有利时机,通过土地流转,引进藏红花种植项目。公司与浙江大学合作研发的湖山美牌藏红花产品,在今年第五届义乌国际森博会上获得了优质奖。
  海盐从2010年启动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以来,目前共有18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创建点,累计投入建设资金2.1亿元,搭建大棚3800余亩,新建喷滴灌设施1.2万亩,新修沟渠路63公里,新增农业机械2000多台。
  在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带动下,海盐县农业经营主体蓬勃发展。嬉溪菜园子、芦荟源公司、海欣农业等企业依托园区建设,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基地,把农业生产与教育、休闲、农事参与等有机结合起来,使农业从单一的种植功能向观光、体验、休闲功能拓展,使海盐旅游从纯粹的自然风景的游览拓展到乡村农业体验休闲。
  值得一提的是,现代农业园区的建设更促进了农产品品质的提升和品牌化发展。眼下在海盐各现代农业园区创建点内,由于推行标准化管理,突出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粮菜、水果、菌菇等农产品的品质得到进一步提升。目前,各现代农业园区内有市级以上品牌农产品12个,无公害基地23个,三品认证5个。据统计,产品品质提升和品牌化发展,使园区内的综合效益较园区外提升20%。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