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教育

现在的学生和上一代人比,差在哪里?几十年教龄的体育老师最有体会

学生体质下降了,要求也降低了

  “现在学生的体质,比上一代人肯定要差。”杭州市胜利小学原副校长、有40多年体育教学经验的王大钧老师说。
  他说,现在学生,跟以前相比,营养状况好了,身体素质应该比以前好。但是,从一个体育老师的角度看,因为现在的体育课,教学内容跟以前不一样了,一些与身体素质有关的体育技巧、技能课没有了(如自我保护的翻滚、平衡动作),代之以应对“体测”的几个固定项目,学生在身体技能方面缺少全面锻练,对抗能力弱了,体质走下坡,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5年前开始“体测”,可溯源到20年前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很多人来说可能很陌生,因为这项标准从2007年才开始实施,但是它的历史背景却可以追溯到20年前。
  从1979年至2005年,我国已开展6次针对大一新生的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显示20年来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呈持续下降趋势,连评价指标都逐年下降——以男生50米跑为例,1989年的及格标准是7.1秒,2007年的及格最低线仅为8.1至8.4秒。
  为此,2007年,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颁布了“关于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通知”,文件要求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每学年必须对学生进行一次《标准》测试,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通过测试和评价,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
  实施《标准》有没有必要,学生的体质究竟有没有下降,除了权威部门的数据统计之外,最有发言权的是常年在一线工作的体育老师。
体质下降势头遏制,但离上升差得远
  在杭州一所重点高中教了12年体育的张老师总结说:“和10年前相比,学生的体育成绩总体没有变化,但一些基本身体素质肯定是下降的,表现最明显的,是耐力类和力量类的项目,像女生800米、男生1000米,还有实心球等。”
  德天实验小学资深体育老师老贺,带了20多年小学足球队。他说:“我个人感觉,肯定是二三十年前的学生体质好,因为七八十年代很重视文艺体育,各级学校都很重视体育活动,有很多自己的运动队,学生身体素质能不好么?”“后来有了高考指挥棒,大家发现文艺体育再好也没用,而且都是独生子女,家里很宠,觉得书读得好就好,更缺乏锻炼了。双休日的大量时间都被奥数等培训班排满,孩子读得累死,没时间也没精力锻炼。听说现在高考改革了,希望高考指挥棒的后遗症能赶紧消失。”他说。
  许多体育老师和老贺一样,认为学生基本身体素质呈下降趋势,主要还是太“宅”造成的,从小开始活动量就偏少,现在的学生肯定不如以前学生活动量大。“我们学校这几年体育达标情况不错,就是靠重视平时锻炼,校长亲自从广播操开始抓。”老贺说。
  所幸现在的学生悟性不错,能掌握更多的体育技巧,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身体素质的不足,因此体育成绩还过得去。体育老师还一致认为,最近几年身体素质引起各界重视,开始遏制住下降的势头,但离上升还差得远呢。
  孙菊红 唐梦霞 沈蒙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