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姚力丹 陈鎏琰
农业发展如何实现现代化,关键是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记者了解到,作为我省新型农民创业的代表,虞儒雷等10人上月刚被评为省大学生现代农业“十佳创业典范”,这几天,他们都在认真学习十八大报告,为自己的创业路谋划新的蓝图。
人物名片:虞儒雷,男,1979年出生,温州乐清人,同济大学毕业,现任德清牧歌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十八大报告提出,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这让我更加感受到,现代农业发展前景大好。”今年33岁的虞儒雷,大学学的是计算机专业,毕业后搞过工业,可最终他还是选择了投身农业。2008年,他和朋友一起创建了一家从事中药材研发的农业企业——德清牧歌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主要从事铁皮石斛的培养和开发。公司一期投入近3000万元,建立铁皮石斛规范化种植园220亩,联栋温室大棚1.3万平方米。现在公司已成功培育出优质软脚铁皮石斛,通过了省药监局认证。
虞儒雷介绍,企业创立至今,一直采用现代化有机栽培模式。在牧歌公司,每一盆铁皮石斛都有生产记录,而且将永久保存。“从2008年到现在的生产记录都存档,基地生产的铁皮石斛都具有可溯性,这一点牧歌走在了行业前列。”虞儒雷说,“十八大报告提出‘四化’同步道路,特别提出要发展农业现代化。”虞儒雷认为,现代农业和传统农业不同,属于高附加值产业,因此特别需要有知识、有文化的专业人才来创业,这就为大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他告诉记者,公司创业时只有4名大学生,现在已经吸引了20多名大学生加入到团队中,“国家对农业现代化发展那么重视,可以预见,将来肯定还会有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加入进来”。“我们的目标是,在做好铁皮石斛育苗的基础上,开发深加工保健品,并同时培育灵芝、藏红花等高档中药材,打造‘德清莫干山中药谷’。”虞儒雷信心满满地说。
人物名片:周林军,男,1977年出生,杭州萧山人,上海海洋大学毕业,现任杭州江滨水产有限公司总经理。
“十八大提出要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作为新型农民,我更有责任带动周边农户一起致富。”周林军告诉记者,正是因为自己出身于农村,所以对农村、农业有一份特殊的感情,为此,大学毕业的他放弃了都市的白领生活,毅然回老家创业。“当时我瞄准了养殖南美白对虾的巨大商机,在2002年建成了10亩南美白对虾育苗场,恰逢南美白对虾养殖规模井喷,种苗供不应求,仅一个月时间就赚了50万元。”周林军说,之后他不断扩大繁育场规模,于2007年成立了杭州江滨水产有限公司,现已有养殖面积1225亩,去年公司销售额超8000万元。“自己富了,关键还要带动周边农户一起致富才对,所以我想帮助周边农户收购南美白对虾,既可以扩大规模,也可以解决养殖户的销路问题。”周林军说,为此公司不惜投资千余万元建成冷藏加工厂,收购周边养殖户的南美白对虾,现在可以年收购和冷藏加工南美白对虾2000余吨,既解决养殖户销路,又调节市场淡旺季,为南美白对虾营造了良好的苗种淡化培育、养殖、加工和销售环境。不仅如此,周林军还聘请了200多名农村剩余劳动力前来打工,解决了他们的就业问题。
“这几天我认真学习了十八大精神,最大的感受就是国家对‘三农’工作是一年比一年重视,这更坚定我投身农业的信心。”周林军说,下一步,他要继续扩大养殖规模,做好南美白对虾的冷藏加工,打响自己的品牌。
人物名片:王渡丹,女,1987年出生,金华磐安人,2008年毕业于中南大学计算机专业,现为磐安县农发茶叶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怀着对农业农村和茶产业的深厚感情,大学毕业后,王渡丹放弃了月薪8000元的优厚报酬和大城市的安逸生活,毅然回到父亲开办的茶厂工作。为了逐步解决由于千家万户生产加工而存在的茶叶质量参差不齐问题,王渡丹组织茶农开展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生产,并积极拓展营销渠道。2010年,她在新昌、松阳等地投资上百万元建立农发牌茶叶批发店,在北京、山东等省市建立营销点;积极参加金华、杭州、上海等地的各类展会,提高产品知名度;王渡丹还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开展网上交易。目前,“农发”茶叶已进入北京、上海等全国10多个大城市连锁超市销售。
如今,合作社已发展社员445户,辐射带动周边农户800多户,核心基地500多亩,连接基地4500亩,每年带动社员、农户增收1万多元,被评为浙江省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
王渡丹告诉记者,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现代农业发展必须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她感到相当受鼓舞,“我今后的目标就是通过实现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加工专业化、产品绿色化、经营品牌化的‘五化’生产管理模式,提高社会、经济、生态效益;与青叶市场相结合,变干茶流通为鲜叶流通,促进名茶的规模化、组织化生产,推动茶叶产业化进程,让茶园成为茶农的聚宝盆”。
人物名片:朱峰峰,男,1986年出生,杭州萧山人,2009年毕业于解放军炮兵学院,现为杭州百乡缘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
大学毕业后,朱峰峰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投身现代农业。2009年,他承包萧山宁围东江围垦区850多亩土地作为蔬菜基地,创办了杭州百乡缘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公司聘请农业专家狠抓标准化生产,并通过了“浙江省无公害基地认定”等认证,日配送量达七八吨,全年实现农产品销售收入3000多万元。
朱峰峰告诉记者,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令他对今后的工作更有信心,“我觉得现代农业要快速发展,不仅仅是要在生产上下功夫,同时还应在流通、销售等环节做文章”。
2011年初,朱峰峰创办“百乡缘三绿菜篮子”网上商城。一方面通过和临安、桐庐等地的高山蔬菜基地发展订单农业,建起5000余亩示范基地;另一方面,开发电子商务平台,通过网络终端销售,变“农超对接”为“农居对接”、“农社对接”和“农校对接”等,实现农产品销售网上网下一起做。截至今年9月份,已发展直销客户6300多名,在杭州主城区社区建立直销点80多个,为60多所中小学配送生鲜农产品。
十八大报告专门指出要支持青年创业,这令朱峰峰备受鼓舞,他表示,青年人最大的优点是有朝气、有激情,他希望今后能继续利用电子商务这一平台,为农产品销售寻找更多的出路,努力将自己的事业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