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松阳县委县政府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和要求,积极实施“258”工程,把农业“两区”建设作为推进农业转型升级的主战场、主平台和主载体,通过编制规划、优化布局,统筹资源、强化激励,多元主体、合力推进,创新机制、注重绩效,优化服务、完善配套,狠抓进度、规范管理等办法和举措,使全县农业“两区”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实现了从“搞规划、抓试点、探路子”向“抓落实、保质量、建机制”再到“聚合力、健体系、出成效”的深化。
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8个,面积1.8万亩;已被认定为省级创建点的现代农业综合区2个、主导产业示范区5个、特色农业(林业、渔业)精品园11个,规划建设现代农业园区总面积13.88万亩。松古盆地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建设初具规模,整体形象逐步显现。
据了解,农业“两区”的开启和建设有力地推动了松阳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加快了农业转型升级步伐,促进了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2011年,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15.9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255元,比上年分别增长 13.9%和19.6%。
统筹整合促投入
报了解,松阳县按照统筹70%以上产业类资金集中用于“两区”建设的要求,积极整合现代农业生产发展、农业综合开发、农机补贴、现代渔业、标准鱼塘改造等资金;引导标准农田地力提升、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江南灌区节水改造、测土配方施肥等项目重点投向“两区”建设。截止目前已争取省级以上财政投入资金3926万元,投入粮食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加快了两区建设步伐。在完善现有农业产业化发展政策的同时,该县结合省级群众增收致富奔小康特扶项目,2011-2013年共落实特扶资金15600万元配套支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和主导产业发展,有力推动了茶叶、食用菌、高山蔬菜、香榧、油茶、笋竹林等特色优势产业的快速发展。
培育主体促活力
提升农业主体层次,对发展现代农业相当重要。据了解,松阳县通过广泛宣传、层层发动,加大产业扶持,实施“强龙兴农”工程,大力开展农业招商引资,引导工商社会资本投入“两区”建设,鼓励支持科技人员和大中专毕业生到园区自主创业。目前已有13家龙头企业,6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两区”建设,初步形成以政府为引导,以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为骨干,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各种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建设“两区”的良好局面。
产业融合促发展
茶叶是松阳县的主导特色支柱产业,为了做大做强茶业产业,近年来该县加快推进产业融合,初步形成茶叶“一二三产”联动发展的新格局。目前在松古盆地综合区内,建成了总投资4750万元的茶叶主导产业示范区:核心基地内已完善路渠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喷滴灌设施和绿化工程;同时,全县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建成无公害生物防治示范基地9280亩;丽水市规模最大的上安茶青市场主体工程也已完成;集生产、科教、休闲观光为一体的1600亩茶文化园建设正在加紧实施;计划投资7535万元的新兴上安生态茶叶加工区和计划投资11950万元的古市十五里精深农产品加工园,均已开工建设,浙江振通宏茶业有限公司、浙江茗阳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茶叶深加工项目在加工区落户。
科技支撑促高效
先进生产模式和生产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是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和农业转型升级的推动力,也是现代农业发展和农业“两区”建设有效的科技支撑力。
据了解,松阳县以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在“两区”建设中大力推广“猪-沼-茶(粮菜)”、“果-茶-禽”等农牧结合生态循环种养模式,“稻菇耳轮作”、“笋竹林+姬松茸”、“香榧+香菇”等生态高效种植模式,以及生态经济吊瓜-鹊山鸡-茶立体种养模式;并在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粮经轮作区积极推行蚕豆(马铃薯)—春玉米(西瓜、蔬菜)—晚稻”等适合松古盆地特点的粮经“新三熟”高效循环种植模式。同时,全县还积极推广应用实施栽培、双膜覆盖早熟栽培技术、大棚营养钵育苗技术、蚕豆和马铃薯免耕栽培技术、秸秆覆盖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标准化生产、以及温室育苗、智能化喂料等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促进了全县的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目前,丽水市首创的茶园套种薄壳山核桃种植模式在松古盆地综合区全面推开,在小港综合区开展以榧菇为模式的林下种植试点,每亩可节约肥料成本200元,不仅发展了林下经济,而且还实现了“以短养长”,增加了茶农、林农、菇农收入,实现了滋养生态与惠农的“1+1>2”的经济效应。
强化服务促安全
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松阳县加强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相继建立完善乡镇农技推广、动植物病虫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三位一体”基层公共服务体系,建立了首席专家、责任农技员两区建设项目联系机制,做到组织、人员、责任、政策和工作五到位。同时,以茶叶质量品质安全提升为重点,全县规划2011-2013年投资6500万元,实施统防统治、茶青市场、“松阳银猴”区域公共品牌、茶叶检测中心、茶叶质量追溯体系建设等五项工程建设。目前已完成投资2675万元,组建统防统治专业合作社107家,实施统防统治面积6.86万亩,建成茶叶检测中心和浙南茶叶市场,并在全省率先全面推行实名制茶叶交易IC卡。
据了解,为破解农业生产资金短缺问题,松阳县积极推行金融创新,在完善提升林权抵押贷款的基础上,首创茶园抵押贷款业务,并在县农业局设立300万元风险基金。同时,该县规划三年内,以茶园为抵押物向茶农、茶叶种植大户、茶叶生产企业、茶叶专业合作社发放9000万元的贴息贷款,有效缓解茶叶主导产业发展资金。
注重体制促合力
农业“两区”创建工作启动以来,松阳县各级政府与部门高度重视,将其置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考虑,强化组织建设,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据了解,松阳县把农业“两区”建设作为抢抓政策机遇、谋划重大项目的重中之重来抓,主要领导积极谋划,密集调研,亲自领导“两区”创建工作。建立县长为组长,财政、发改、农业、林业、水利、国土、科技、电力、交通等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两区”建设协调(领导)小组,明确相关成员单位的职责;并在县农业局设立办公室,具体负责“两区”建设的组织、管理和实施工作。同时,为充分调动乡镇政府的积极性,该县每年将“两区”建设任务分解落实到乡镇,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进行年终考核。目前,全县已形成各部门分工负责、密切配合、上下共建共管的运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