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7版:农博特刊

现代农业谱新篇

  近年来,永康市充分发挥地方特色优势,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培育特色支柱产业,在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制定、农业技术推广、新型农业主体培育、农业“两区”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成绩。该市连续两年获得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的称号,去年单季水稻最高单产打破全省2010年纪录。今年成功争创并开始建设中国南方农机产业园,为永康农机化发展和现代农业提升注入了新活力,谱写了发展现代农业的新篇章。
“两区”建设颇具成效
  近年来,永康市粮食生产稳步增长,粮食生产功能区面积不断扩大,这一切都得益于永康出台的一系列惠农政策。
  永康市在省内率先开展种粮大户评选,重奖十大种粮大户,吸引了一大批外地粮食生产精英加入到永康种粮队伍中来,有力地促进了粮食产业化发展。
  芝英桥里水稻良种展示基地建设受到省内外、甚至国内外水稻生产专家的关注。水稻单产水平不断提高,连续三年打破金华市最高单产记录,2011年单季稻最高单产达936.9公斤,打破2010年全省粮食最高单产记录。目前,该市已成立粮食生产和服务类专业合作社23家,培育种粮大户275户。
  永康市年均安排2000万资金驱动园区发展,计划用5年左右时间完成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目前,江南杨梅精品园、福林方山柿精品园已通过省级验收;3000亩唐先红富士葡萄主导产业示范区和舟山蚕桑主导产业示范区已基本建成;石柱野兔精品园、四路观赏鱼精品园等精品园基本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江南石斛基地等18个示范基地建成并通过金华市级验收。
  该市积极引导工商业主投资农业园区建设。太平工贸公司投资建设中国红富士葡萄综合观光区,3.3公里葡萄长廊成功建成中国南方地区最长的葡萄长廊景观带;众泰汽车集团投资9亿元、占地5000亩的江南农业综合开发一期项目正在建设当中;群升集团计划建设的光伏农业创新示范园也正在筹备当中。
特色产业优势明显
  永康现代农业发展坚持走“强龙头、抓特色、创品牌、保环境”之路,农业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该市农业龙头企业数量不断增加,规模迅速扩大,总数达到74家。其中省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金华市级农业龙头企业30家。以浙江伟丰养殖有限公司、永康市土特产公司等为代表的农业企业快速成长,档次和规模不断扩大。永康四路火腿一厂与上海邵万生商贸合作公司、上海泰康食品有限公司的资本强强联合;浙江华茗园茶业有限公司成为可口可乐、康师傅、娃哈哈等大型食品饮料企业主要供应商,成为该市首家入围纳税百强的农业企业;浙江毕尔锐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产品85%以上出口欧美国家,已成为国际性品牌。
  除此之外,永康市传统优良畜禽品种也在不断发展,特色产业渐趋集聚,唐先红富士葡萄、两头乌猪肉、鹅肥肝、永康灰鹅、杨溪稻米、方山柿等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农业产业已初步形成,成功争创了“中国红富士葡萄之乡”、“中国方山柿之乡”称号。
  永康市还培育了一批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农产品品牌。有三大美食之誉的鹅肥肝产品获得国家级金奖,成为中外高档宾馆,酒店桌上佳肴;具有1600年历史的金华两头乌生猪重新在永康落户生根,伟丰牌两头乌系列产品受到消费者追捧。
  据了解,该市现有各类农产品注册商标60余个,其中浙江名牌产品4个、浙江省著名商标3个、金华市名牌产品17个。
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
  随着农业标准化建设扎实有效推进,永康市农产品安全水平显著提高,一批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正走入千家万户。
  目前,该市拥有绿色食品认证4个、有机农产品认证4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70个。建成了市、镇、基地(市场)三级联动的检测网络体系,每年检测蔬菜水果等样品达6000个以上,实现了检测数据实时上传和网上管理、监督,处于全省领先水平的动物疫病防控中心全面投入使用;2007年完成了农业部华东地区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建设;2009年开展土壤肥料化验实验室建设,从源头上减少化肥的使用量,保护农业生产环境,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2012年,率先成立了金华市首家动物防疫诊疗服务社,探索经营性与公益性结合的动物疫病防疫模式;同时,整合资源,实施总投资372万元的农产品质检站项目。
  该市大力实施“811”环境整治,完成113家畜禽规模养殖场排泄物治理,大力推进沼气工程建设,年有效处理养殖污水20.7万吨,处理农村生活污水322.5万吨;大力实施杨溪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建设,保障市民饮用水源安全;实施生态家园富民计划,推广太阳能热水器10.61万平方米;实施节能降耗和节本增效农业工程,减少化肥农药施用,每年实施农药减量控害增效示范面积3万余亩,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30万亩次。
  设施化、机械化水平显著提升,是近年来永康现代农业发展的明显变化。过去单一的塑料大棚、小拱棚已经逐渐被淘汰,目前该市已拥有连栋温室1500平方米、蔬菜钢架设施大棚3000多亩、钢架水果避雨栽培设施4000多亩,并配套建设了一大批引水管道、用电设施、喷(滴)灌等设施,大大提升了生产能力。
  目前,该市农机总动力已达32.8万千瓦。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新增粮食烘干中心和育秧中心8个,实现工厂化育供秧能力3.5万亩,日机烘稻谷能力230吨。水稻生产耕种收机械化率达到70%,比“十一五”末提高19.6个百分点。今年,规划面积22.89平方公里的中国南方农机产业园成功落户永康。
  永康市农业服务体系日臻完善,农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该市形成了以首席农技推广专家为核心、农技指导员为骨干、镇(街、区)责任农技员为主体、社会化农技人员为补充的责任农技推广队伍基本框架。率先开展“三位一体”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充实镇(街、区)农技队伍,计划通过3年的努力建成16个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中心。率先建成的唐先农业公共服务中心成为金华地区硬件最强、服务功能最全面的示范性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中心。
  该市通过联基地联大户、建示范点、开设永康农业“乡土乡约”电视专栏,开通“永康农业信息网”门户网站等途径,为广大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技术服务。同时,通过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涌现出一批辐射面广、带动力强、服务信用好、自身效益高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该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达到141家,入社社员6600户,直接带动农户5万户,形成了以杨溪稻米生产、西溪统防统治、联农蚕桑、绿丰生猪等一大批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了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和农产品附加值的提高。
相关链接
永康市第七届农展会硕果累累
  永康市第七届农展会于11月11日下午胜利闭幕。据统计,3天时间共吸引该市及武义、缙云等周边县市前来参观及购物的市民14万人次。农产品展销额创下历史新高,累计现场成交总额达815.4万元,比上届增长14.2%;现代农业设备装备展区31家参展商,共实现销售订单300万元;太阳能产品展销区15家参展商,展出太阳能型号150种,现场销售太阳能热水器等产品251台套,达成意向313台套,实现交易额80.5万元;传统精品美食展区96个展位,实现交易额270万元,同比增长12.5%。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