鳖的越冬管理非常重要,特别对于稚、幼鳖和亲鳖来说。鳖一般在11月份之后水温降至12℃以下时,就潜伏于池底泥沙中冬眠,不吃不动,一直到翌年4月,水温15℃以上时开始复苏。在长达半年的冬眠期间,稍有不慎,会造成严重损失。
鳖在越冬前的一至两个月,除了按正常要求投喂优质人工配合饲料外,还要多投喂一些蛋白质和脂肪含量高的鲜活饲料。如动物血、内脏及螺蚬、蚌肉、鱼、虾等。若只投喂人工配合饲料,需添加3%-5%的植物油,使其体内积累贮存一定量的脂肪和营养物质,满足越冬期能量消耗,增强抗寒能力。
越冬池应选在阳光充足、避风、温暖、安静的地方,池底有20-30厘米厚的软泥。亲鳖池进入冬眠之前应更换一次池水,越冬期内水位保持在1.2-1.5米。冬季池水结冰时,应及时破冰。4月份水温上升至15℃以上时,亲鳖开始复苏后,池水深度可逐步降至0.8米左右,以利于提高水温,并投喂亲鳖喜食的猪肝、鲜鱼等鲜活饲料,以利于亲鳖恢复体质和促进性腺发育。
当年孵化的25克左右的稚鳖,在无保温措施、室外自然越冬时,密度可控制在每平方米20-25只,冬季防止池水结冰冻,在水温4℃-8℃时,成活率一般可达90%以上。
鳖自然越冬时,尽可能将水位提高到池塘的最高水位,并保持水位的稳定和环境安静。对于水质过分清瘦的越冬池,可在池塘边堆施一些有机肥料,即可肥水,又可发酵提高水温。
(本信息由浙江省水产养殖推广总站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