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技术人员下田头维修收割机。 俞胡斌 摄
近日,我省个别地方发生烘干机、联合收割机因设备故障排除或作业时发生意外致人伤亡事故。当前正是秋收冬种农机作业大忙时节,为此,省农机局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进一步加强农机安全生产监管,预防和减少农机事故发生,确保秋收冬种农机作业安全有序。
当前农机作业频繁,处于事故多发期。省农机局要求各地进一步深化农机安全生产“打非治违”专项行动,严厉查处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无牌行驶、无证驾驶等违法违规行为。各地要立即组织人员深入田间、场院和乡村机耕道等农机作业、转移场所,重点对烘干机、联合收割机、拖拉机等农机具开展实地安全技术检验,及时清除安全生产隐患,确保农机具有较好的运行状态。
省农机局要求各地以提高烘干机、联合收割机、拖拉机等机具安全操作水平为重点,组织农机专业技术人员开展服务下乡活动,督促农机生产企业严格履行“三包”服务承诺,强化技术操作培训,指导开展机具维修保养,增强机手安全操作能力,提高机具安全性能。同时,开展一次覆盖辖域的经销商培训情况监督检查,督促生产企业、经销商切实承担起对购机农民使用操作、故障排除、维修保养等方面知识培训的职责任务。
各地也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农民信箱、农机安全片组等平台,大力开展农机安全宣教活动,采取简单直观、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广大农民和农机手宣传普及农机安全知识,告知烘干机、联合收割机、拖拉机等机具可能会引发事故的部位和后果。
通知指出,各地要进一步完善农机事故处理应急预案,加强农机事故处理人员培训和事故处理装备建设,提高农机事故应急处置能力。一旦发生农机事故,当地农机部门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做好善后处理工作,维护社会稳定。此外,要严格执行农机事故应急值班制度,确保信息畅通,及时掌握农机事故信息,经核实后,按规定第一时间报送省农机局。
苗承舟
链接
粮食烘干机安全操作要点
1. 操作人员须经烘干机生产企业、经销商等培训后方可上岗操作。
2. 检查、操作、维护烘干机前必须仔细阅读《烘干机使用说明书》,熟悉有关安全方面的警告事项和安全知识,掌握基本使用方法,严格按照烘干机的操作程序使用,定期检查、调整、保养,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 烘干机发生故障时,必须停电检修,非专业人员不得随意拆卸,严禁进仓检查。登高检修时,应身系安全带、头戴安全帽、脚穿防滑鞋。
4. 进机谷物水分应在30%以下为宜。装粮过程中,烘干机出现满粮报警后,应立即停止进粮,防止进粮过多造成机器故障。烘干小麦或水分超过30%的水稻时,装载量切勿超过烘干机额定装载量的80%-90%,否则易发生堵塞,严重者有崩仓毁机的危险。严禁水分超过35%、流动性不好的粮食进入烘干机作业。
5. 进粮时要特别注意粮食清洁,原粮含杂率要小于1%;如原粮含杂率较高,在进机前必须进行筛选;切勿混入扎绳、铁丝、长草、石子等异物,防止机器在运转过程中出现堵塞或卡死等异常故障。
6. 起动烘干机前,须确认各运转设备、转动部件附近无闲杂人员。
7. 烘干机运行期间,严禁打开燃烧器箱、吸气盖板等,严禁给油箱加油,避免发生烧伤或其它事故。烘干机作业时,非操作人员切勿靠近,操作人员身体任何部位及衣物等异物不得放在或靠近搅龙、皮带、提升机喂入口等运转部件及其附近,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8. 烘干机作业时检查口、粮仓门等均不得随意打开,以防跑粮。
9. 必须保持稻谷在烘干机内均匀流动,防止堵塞,避免粮食在高温下长时间停滞而起火燃烧。发生粮温过高或有起火危险时,应立即切断全部电源,同时关闭热风炉燃烧器。
10. 燃烧炉内部、风道内部、进气罩内网及炉箱盖上不得有积存的易燃污垢。要始终保持燃烧炉周边清洁,不得堆放易燃物品。烘干现场应配备灭火器、灭火砂等消防设备或工具。
11. 机器在使用100小时左右要进行一次保养,调整提升机皮带、三角皮带的松紧度,清洗燃烧器过滤器,清理上下搅龙及机器内部的杂物。检查各转动部件及有关部位的紧固件有无松动现象。把各部位调整、紧固到正常状态。
12. 严禁吸烟,严禁酒后上岗作业,严禁过度疲劳者参加作业。
13. 烘干机作业时,须安排具备操作知识人员24小时值守,防止发生故障或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