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建德市积极推进微灌技术在草莓、蔬菜、果园等生产中的应用。今年,建德市农机管理站在杨村桥、乾潭、大洋等乡镇推广实施1100亩微灌设备。从应用调查情况及试验情况看,微灌技术应用为高山农业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均十分显著。“合作社今年新装了200亩的微灌设备,蔬菜产量比过去提高了很多。今年蔬菜的销售价格很好,尤其是高山西红柿和四季豆在超市特别畅销。菜农的收入非常好,社员家里每亩的收入都在万元左右,种植高山蔬菜的农户年平均收入也都在7万元以上,高的能超10万元。以后农民不用外出打工,在家门口种菜也能赚到钱了。”说起种植高山蔬菜,乾潭镇姚村蔬菜合作社的赖增贵就开始滔滔不绝。
建德市地处浙西山区,山地多平地少,由于高山菜地多数水利条件差,其生产季节正值夏秋高温时期,遇旱易灾,影响产量与效益。微灌技术的推广应用,使山区大量的“靠天田”变成旱涝保收的“致富田”,让更多的山区农民走上了致富之路。
微灌技术是在地势较高处建立蓄水池蓄积山上的雨水,利用自然的地势落差获得输水压力供应给地势较低处的田块进行微灌。其方法是:在田块上坡处建造一定大小容积的蓄水池,水池与下坡田块高差在5-20米之间,利用自然落差产生水压,用塑料输水管把水输送到田间,通过安装在田间的出水均匀性良好的滴灌管把水均匀准确地输送到植株根部,形成自流灌溉。
该市农机管理站相关负责人表示,微灌系统具有灌溉、施肥、节水、省工等多种功能,能在不用电和不用泵的情况下使用,适合山区、半山区和丘陵等非平坦地形上的蔬菜灌溉,今后将进一步加大在山区的推广力度。
李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