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鎏琰
本报讯 11月8日上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我省“三农”领域的干部群众怀着激动的心情,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收听、收看了开幕盛况。大家都为党和国家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而欢欣鼓舞,决心努力工作,再创佳绩,为我省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政策强农更富农
【报告内容】 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
听到胡锦涛总书记所作的十八大报告中的这一段话,江山市坛石镇镇长陈红真是感慨万千。他告诉记者,近年来,国家对农民种粮、购买农机等给予各种补贴,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增加了农民收入。坛石镇作为省农业厅等单位的结对帮扶镇,“这几年来,我们获得了产业开发、技术培训、劳务对接等多方面的支持,5年里光省农业厅的支持项目资金就达300多万元”。
陈红算了一笔账,现在全镇有3万多农户,每年能销售土鸡100万羽,按每只鸡10块钱利润算,利润总额就有1000万元,等于每户农户增收300多元。“十八大报告中专门提出要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也让我们这些从事乡镇工作的人今后更有信心了。”陈红兴奋地说。
新农村前景更喜人
【报告内容】 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过禄汀是省农业厅一位退休职工,今年已70岁了,他在农业战线奋斗了一辈子,8日,他在电视机前认真收看了十八大开幕实况,久久不能平静。
提起如今浙江农村的变化,老过似乎有说不完的话。他告诉记者,他的老家在杭州余杭区长乐镇尤家村,一年他总要回去几次。“每次回去都有不同的感受。”老过说,以前全村饮用水主要来自附近一个小水库,如果遇到久旱无雨,水源就成了问题,而更严重的是饮用水一直达不到标准。在当地政府和村委会努力下,今年尤家村安排了30万元进行引水,消毒处理后供给村民,使全村人都喝上了清如泉水的自来水,大家无不拍手叫好。
老过还说,近年来,全村大小道路硬化、集中处理生活垃圾等多项举措都让村民们尝到了甜头,“现在城乡差别正在逐步缩小,农民的生活也每天都在发生可喜的变化。”老过高兴地说,十八大报告给我们展现了一幅更加美好的新农村蓝图。
发展现代农业更坚定
【报告内容】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衢州市柯城区农业局副局长方培林这几天感到特别振奋,“农业经营体系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这‘四化’的提出,给我们今后的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方培林告诉记者,如今当地的现代农业发展正面临农村老龄化和兼业化的困扰,怎么用“四化”理念,进一步推动柯城区现代农业的发展,这将是他们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
十八大的胜利召开,也让毕业于浙江农林大学、如今已是浙江绍兴富盛镇新青马农场负责人的唐海峰兴奋不已,他们应当地农业局的邀请,与农业局干部职工一起收看了电视直播。2009年大学毕业时,唐海峰放弃了父母为他在上海找到的工作,回到绍兴老家,在一家农业企业工作。之后,唐海峰承包了200多亩土地,尝试着做起了“农场主”。去年,农场收入达到200万元,除去农场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投入外,还实现利润近30万元。唐海峰说,以前总认为大学生到农村工作没前途,但今天的农业已走上依靠技术和管理的发展阶段,成为青年既可以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又能够取得较高经济报酬和社会地位的行业。在收看了十八大开幕电视直播后,唐海峰很是激动:“国家对农业越来越重视,对青年创业也很重视,作为到农村创业的年轻人,我觉得前景非常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