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创业

衢州有多少辆汽车,就要种下多少棵吸收汽车尾气的红豆杉

郑忠良:我的人生目标就是种树

  •   提起郑忠良,很自然与衢州的农家乐相联系,因为他不仅是闻名三衢大地的四星级农家乐飞龙山庄的当家人,还是衢州市衢江区农家乐协会会长。
      不过,现在郑忠良最关注的事却是种树。近日,笔者走进他的基地,看到的是一派充满生机的景象:在樟潭街道金仙岩村的桂花林基地,怒放的桂花香气扑鼻,煞是醉人;在全旺镇柴公岗苗木基地,樟树、香抛树、垂柳、红豆杉等苗木错落有致;在该镇双石岭的“万万林”基地,1000多亩红豆杉郁郁葱葱,长势喜人。
      资金、苗木、林地,每一件事都牵动着他的神经,但他却说,宁可把自己的别墅与奥迪车卖掉,也要种上树,他的目标是衢州有多少辆汽车,就要种下多少棵吸收汽车尾气的红豆杉,“金卡银卡不如绿色银行卡,金山银山不如种片红豆杉”。
      他坚信自己的人生选择就像“树”字本身一样,偏傍是个“木”代表着树,右边是“对”字,是说种树总是对的。
    一段不寻常的创业经历
      1974年7月出生的郑忠良,也曾有过吃不饱、穿不暖的童年,迫于生计,13岁就一个人到衢州城里租房子,干起了流动水果摊的买卖。时至今日,他仍清晰地记得:当年他把第一车橘子辛辛苦苦地拉到城里,就被一群“小胡子”(小流氓)抢了,两记耳光重重地甩在他的脸上,橘子被踩了一地,最后那群人还扔给他一句狠话:“乡下人,向我要钱,一脚踩死你!”他没敢反抗,默默地收拾起摊子,继续叫卖。回到家里,父母问他是怎么回事时,他嘴里说着没事,眼泪却不争气地哗哗流了下来,但他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比那些欺负他的人过得好!
      为了能多挣一点钱,他曾骑着自行车卖棒冰,穿梭于各大建筑工地,哪里热就冲向哪里;提着篮子到火车上叫卖水果……为了能省一点钱,他舍不得花钱住旅馆,到义乌贩水果常常就在水果批发市场门口的水泥凳上躺一晚,醒来时蚂蚁已爬满全身。
      1991年,衢江经济开发区拉开建设序幕,家住开发区旁的他,因为土地被征,成了被征地农民。拿到征地款后,头脑活络的郑忠良开始买挖掘机,承包土石方工程,从此翻开了人生崭新的一页。在这之后,他先后投资创办了衢州万顺保洁有限公司、飞龙山庄、浙江万万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发展壮大。
    一种与树难解的情缘
      郑忠良爱树、种树,与树有难解的情缘,飞龙山庄观光廊亭里4张厚实的桌子就是最好的见证。
      1988年夏的一天,骄阳似火,郑忠良拉着一车棒冰在南山底村预制场叫卖,看到老板娘正在种一棵梧桐树,为这棵树能否成活,他与老板娘有过一场激烈的争论。让他没想到的是,这棵树在老板娘的悉心照料下竟神奇地活了下来,更让郑忠良没想到的是这棵树竟会与他朝夕相伴7年。在衢州城里卖水果小有积蓄后,郑忠良在预制场旁边开起了糖烟酒批发部,一干就是7年。那7年他很感激这棵为他带来清凉的梧桐树,人与树的情感就此产生。
      之后,为了寻找更大的人生舞台,郑忠良关了那爿店,离开了那棵曾经为他遮风挡雨的梧桐树。2011年的一天,他再次与这棵已经长成两人才能合抱的大树相遇,但眼前的一幕让他惊呆了:因为前一天的台风,这棵梧桐树被连根拔起,斜倒在地上,几位壮汉正准备动手开锯,说是花了500元钱买下的。那一刻,郑忠良十分感慨,决定不管花多少钱也要买下这棵梧桐树。
      于是,这棵与他有着不解之缘的树,成了他“飞龙山庄”观光廊亭中4张厚实的桌子。郑忠良说,人与树也是有缘的。
      在全旺镇柴公岗村的苗木基地,有一棵直径2.4米多、500多年树龄的大樟树,总是牵动着郑忠良的心。郑忠良只要到基地,就会像孝敬自己祖宗一样,抚摸亲近一番。这棵樟树原先生长在一个村边上的坎上,由于坎倒了它失去了憩身之所,经过林业部门批准被移栽到这里。当时,树上稀稀啦啦地挂着几片叶子,生长得并不好。郑忠良偶然见到它,就深深地被它吸引了。因为这棵树,他决定将树与基地一同转包下来,哪知原基地的老板只同意将基地转包给他,这棵大樟树要移走。无奈之下,郑忠良加价15万元,才将大樟树留了下来。基地转包过来后,他马上对樟树的枝丫进行了修剪,并为樟树挂起了“点滴”,注入植物营养液,直到樟树长出了鲜嫩的芽儿,他才舒了一口气。如今,这棵树郁郁葱葱,风儿吹过,树叶哗啦啦直响。
      2011年4月28日,郑忠良在飞龙山庄门口种下了8棵大香抛树,树龄最大的有100多年。这事让许多人不解,这可不是种树的最佳时节,这香抛树能成活吗?为了使树能成活,他想出了自己的土办法,找来喷头,连接上自来水管,在每棵树的树梢上架了一套喷雾设备,只要是热天就坚持早晚喷雾一次,连续6个月不间断,帮助香抛树安全度夏。如今这8棵大香抛树枝繁叶茂,像威武的礼兵一样迎接着八方来客。
      树顽强的生命力为他增添了许多喜悦,同样每次树的“意外”都使他感到心疼。今年春天,在移栽一棵大樟树时就发生了意外,被高高吊起的樟树因吊机的绳索突然断了,被重重地摔在地上。看到这一幕,郑忠良嘴里念道“完了完了!”栽下之后,虽然他精心养护,但却没有起色。大家都说这棵树已经死了,不必再养护了,但郑忠良就是舍不得放弃,他说“千年樟树不死心”,待明年春风吹过,难保会有奇迹发生!
    一条独特的种树之路
      郑忠良与树难解的情缘,也让他尝到了种树的甜头。2004年,他以每株4元的价格种下一片桂花树,去年以平均每株8000元的价格售出。经过十几年的不停栽种,到2008年,他已经建起了有红豆杉、樟树、桂花树、垂柳、银杏、无患子、香抛树、榆树等众多品种的2000余亩的森林“王国”。尽管种树很艰辛,可每次想到树看到树,他又会充满激情。随着事业的不断拓展,他想用自己的余生来从事种树这件事。
      2009年,他流转山林2500多亩,成立了浙江万万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以种植红豆杉为主,涉足精品苗木培育、市政园林绿化、农产品加工销售等多个领域。
      因为种树,郑忠良曾经不被人理解。他的爸爸就曾不解地说:“儿子呀,你刚刚改行不当农民了,又流转那么多山干嘛?”企业里也有一些员工因为不喜欢这个行业而离开了他。
      面对这些,他没有改变初衷。为了种好树,十几年来他坚持不懈地“啃”林木种植的相关书籍,不断向苗圃的师傅们学习讨教,掌握各种树对气候、土壤和水的特殊要求;为了种好树,他把山地的土壤拿到相关机构化验,看适合种哪种苗木;为了种好树,他和他的团队每天早上都要巡山,看有没有病虫害、排水畅不畅等,以便及早采取措施……
      今年6月6日,郑忠良作为作为全省两位国家野生植物保育委员会委员之一,参加了国家林业部组织的会议。会上,他了解到一些企业为了提炼抗癌药物紫杉醇,把种了三四年的红豆杉连根拔起作为原料,这既使他感到痛心,也让他看到了种植红豆杉的前景。郑忠良在会议发言中说,他要承包更多的山,种更多的红豆杉。当时,一与会者马上站起来问他:“你有那么多钱种树吗?”郑忠良讲出了思考很久的想法:可以用大家都得益的领养方式来种树。他说:“我一个人的力量确实有限,但如果能让大家广泛参与,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动力。”这种思路赢得了与会领导和有关造林大户的关注。
      现在,郑忠良除了把其他产业的收益不断投入到种树中外,积极推行“苗木领养”:由“万万农业”负责流转山地,种植红豆杉和日常养护,领养人和“万万农业”签定领养合同,享有30年山地及红豆杉生长的合法收益。
      在短短3个月里,这种模式从无人问津到得到逐步认同,目前首期推出的300亩红豆杉林,已全部被市民领养。让郑忠良最为感动的是衢州市区有位80岁的王爷爷,在过生日之时为他的孙辈们领养了1亩红豆杉林,王爷爷说,有一天我“走”了,树还在那里,他们还会记得这是爷爷留给他们的。
      眼下又是种树的好季节。这些天郑忠良到处奔波,采购苗林,推销他的认购理念,进一步壮大他的森林“王国”。
    俞云龙 董利兵
    郑忠良(右)在苗木基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