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4版:文摘

痴呆症成老年人的“第四杀手”

  出现了“被窃妄想”,总觉得儿女偷她的东西;退休金很高还在外面拾破烂,儿女越阻止情况越严重……这样的老人,并不仅是精神上的问题,其实这些都是老年痴呆症的典型表现,这种病被命名为阿尔茨海默病。目前中国有老年痴呆患者500万人之多,占世界总病例数的四分之一,而且每年平均有30万新发病例。目前,老年痴呆已成为继心血管病、脑血管病和癌症后,老年人健康的“第四杀手”。
出现以下几种情况,家人需警惕
  A 性格突然大变,喜静者变得爱出门
  南京脑科医院老年精神科专家介绍,随着社会逐渐进入老龄化,老年痴呆症的发病几率越来越高,65岁以上人群中患重度老年痴呆的比率达4%-6%,而到80岁,此比率就上升到20%,其中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情感淡漠”是早期常见症状,性格改变往往出现在疾病的早期,病人变得缺乏主动性,活动减少,孤独,自私,对周围环境兴趣减少。但是也有曾经内向的人突然变得外向了,南京脑科医院老年精神科副主任医师梅刚说,很多老人患上老年痴呆症后,反而喜欢出去玩儿了,所以也增加了老人走失的风险。
  B 把破烂当珍宝,统统捡回家
  梅刚说,老年痴呆症还有一些典型的症状,比如“收藏行为”,这类患者把拾来的破烂视若珍宝,在外面看到什么都捡回家。他曾经遇到过一个老人,享受着丰厚的退休金,儿女们也很孝顺。但是老人突然变得爱拾破烂,甚至连别人吃了一半的盒饭也捡回来。他儿子问他,为什么还去捡人家的剩饭,老人却说,这些留着带回家喂猪。原来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老人曾经在农村生活过,由于患上了老年痴呆症,他短期的记忆丧失,自己完全停留在过去的岁月当中。
  C 反复重复一句话,擅长的变得生疏
  很多人对于老年痴呆症最直接的认识就是“记性差了”,南京脑科医院老年精神科主任李海林说,轻度老年痴呆症是以近阶段记忆障碍常为首发及最明显症状。
  但最初这种退化不明显,难让人觉察,很多人认为,年龄大了,记性差是正常的现象。有的病人发病早期还力图掩饰或试图弥补自己的记忆缺陷,“我的记忆好,没有问题”、“我能记得多年前的往事”。
  梅刚说,由于大脑中的海马体萎缩,“打个比方,好比一台电脑只能打字但是无法储存,”所以短期记忆的能力减退;但是相反过去的事情反倒是记得很清楚,而且连细节都不漏下,这其实也是老年痴呆症的表现之一,以后逐步发展到包括近期记忆和远期记忆在内的全部记忆丧失。
  李海林说,还有一种行为也是老年痴呆症的表现,就是原来很擅长的东西突然变得生疏了,“比如一些家庭主妇,原来菜烧得很好吃,但是做菜的水平突然下降,要不就是忘记放盐,要不就是盐放得太多,要不忘记关火烧焦了。”这说明,她的记忆力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下降。
  D “被窃妄想”,怀疑别人偷她的钱
“医生,我妈妈总是怀疑别人偷她的钱,是不是脑子出了问题?”68岁的退休教师王老太被女儿送到南京脑科医院老年精神科,女儿在医生耳边悄悄地说。原来,为了让老人得到更好的照顾,儿女们给老人请了个保姆。结果,王老太和保姆三天两头吵架,原因都是老太太总是怀疑保姆偷了钱,直到有一次两人吵翻了,还拨了110,后来才发现,是老太太自个儿把钱给藏起来了。
  专家指出,“记忆障碍”是老年痴呆症首发症状,但是到了老年痴呆症中期,病人可能会出现精神和行为障碍,可有幻听、错觉,被窃妄想、被害妄想、夸大妄想等。“被窃妄想”,是老年痴呆症一个典型的症状表现。
几种新说法,到底靠不靠谱
  打麻将可以预防老年痴呆?这个可以有!
  2004年,香港仁济医院与岭南大学合作的一项研究项目,研究者将100名老年痴呆症患者分成两组,第一组人每星期打4次麻将,每次打4圈,而另外一组每星期只打两次麻将。5个月后,研究者对患者的思考及记忆能力进行了测试。他们发现,较长时间打麻将的那组患者,思考力、记忆力和反应速度,远胜过一周只打两次麻将的那组人。这也是全球医学界对于麻将与华人老年痴呆症的关系的首次研究。
  李海林说,打麻将对于老年痴呆症的预防以及延缓其进程的作用,已经得到了学术界的认可,甚至已经写进了一些地区对于该疾病的防治指南之中。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来钱”,否则会造成人的过度紧张和兴奋;还有就是时间上要控制。除整体性全身活动外,应尽量多活动手指。梅刚说,弹钢琴也能预防老年痴呆症,因为涉及到手指的精细运动,能保持人的头脑灵敏。
  知识分子容易患老年痴呆?这个真没有!
  有报道说一名女高工退休后被返聘为工程总监,一直工作到67岁才准备颐养天年,但是一年后即患上老年痴呆。女儿看到不少高知识分子在住院,产生疑问,是否这类人群更易得老年痴呆?李海林说,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受教育程度高其实是一项“保护因素”。由于知识分子大脑开发得比较充分,所以智商下降一点点的时候,并不会让人注意到,所以相同程度的老年痴呆症患者,受教育程度高的在认识能力方面要更好一些。
  老年痴呆症提前了?这个真没有!
  梅刚说,老年痴呆症分为“老年型(年龄超过65岁)”和“老年前期型(50-65岁)”,国际上第一例诊断的阿尔茨海默病的患者,年龄就只有50岁,所以50岁出现老年痴呆症并不算年龄提前。
  李海林说,“老年痴呆症”起病于老年期,中青年人也会有痴呆症,但并不是老年痴呆,总体而言老年痴呆症并无明显年轻化的倾向。澳大利亚最新的研究显示,在痴呆症状出现前3-5年,人脑就已经出现了病理性的改变。因现代医学越来越发达,通过高科技检测手段可提早发现脑部中的血管异常,因此在诊断、治疗和预防的时间上更加提前了,所以给人感觉“老年痴呆症”是提前到来了。
  多吃鱼可以补脑?这个可以有!
  荷兰科学家对5000名55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的研究显示,经常吃鱼者患老年痴呆症的几率只是不吃鱼者的40%。专家指出,在膳食上,强调做到“三定、三高、三低和两戒”,“三定”即定时、定量、定质;“三高”即高蛋白、高不饱和脂肪酸、高维生素;“三低”即低脂肪、低热量、低盐;“两戒”即戒烟、戒酒。“老人多吃鱼是对大脑有好处的,但需要注意鱼刺卡喉。”梅刚说。
  (摘自《扬子晚报》 于丹丹/文2012年9月20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