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姚力丹
本报讯 “自从加入诚信农产品联盟后,我更要保障合作社出产的蔬菜瓜果是安全、绿色的。”说这话的,正是德清县国兴瓜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佘国兴,他也是上月成立的德清诚信农产品联盟的发起人之一。
在打造安全诚信农产品的过程中,佘国兴很有自己的心得,那就是“不欺客”。“我的水果不是不用农药,但决不会用法律禁止的农药。用药时,能少用就少用,如果必须要用,就挑选最低毒、最高效、最优质的农药来防治虫害,维护消费者的健康。”佘国兴说,比如像除草剂,他会选用除草力度相对温和的,这样对植物和土壤的破坏力不是很强。
而在肥料使用上,国兴合作社也很有讲究。“我们用的肥料都是土得掉渣的。”佘国兴说的“土得掉渣”的肥料就是有机肥。但大面积的果园怎样才能保证用的都是有机肥呢?佘国兴告诉记者,他与附近的一家猪场取得了联系,今年已经运了100车的猪粪到果园。“把猪粪运来后,我会让它们自然发酵产生高温,杀死其中的寄生虫和有害病菌,然后再用到地里,成为纯天然的农家肥。”
据了解,德清县现有蔬果、茶叶、水稻等种植基地24万亩,水产养殖基地18.9万亩,约有6.76万农民从事农产品生产。农产品的种类多、产量大,给监管带来不小难度。为此,在农产品质量安全大整治百日行动中,德清县通过培养农业企业诚信意识,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而成立诚信农产品联盟,正是其中一大亮点。“上个月,我们组织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示范性专业合作社、农业精品园、种养大户和家庭农场采用自愿联合的方式结成诚信农产品联盟,现在已经从最初的20余家会员增加到了80余家。”德清县农业局法规科李卫平介绍说,诚信联盟有安全生产技术标准和质量安全诚信承诺制,凡是加入的成员,都要严格做到规范生产,这就从源头上加强了农产品生产者的诚信负责意识。同时,诚信农产品联盟还将组织开展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培训、农产品生产消费安全讲座等活动。
有了诚信农产品联盟,消费者怎么知道自己买的蔬菜瓜果是联盟成员生产的?如何知道它们是放心农产品呢?李卫平告诉记者,凡是加入农产品诚信联盟的会员,都要在其产品的外包装上统一加贴德清县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图标,标明产品名称、生产日期、产地、生产者和产品二位码。消费者购买后,只要用摄像头扫描标签上的农产品溯源二维码,就可以通过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了解产品的生产过程,做到明白、放心消费。“若发生农产品受污染、变质等情况,我们也可通过产品标签,及时追溯问题产品数量、生产者及产地。”李卫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