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创业

昔日捕猎能手 今成养殖大户

谢海良乐当“野猪王”

  •   一个偶然的机会,建德市大同镇黄垅村村民谢海良捕获了两只小野猪,他没有把小野猪卖掉,而是精心饲养,2011年初,他又投资10多万元,建起了特种野猪养殖场,如今,他已拥有30多头母野猪,预计到今年底,可出售商品野猪70多头,产值30多万元,成为当地一个响当当的“野猪大王”。
    捕获小野猪 萌发创业情
      今年43岁的谢海良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平时在家种田,也养过鸡、养过猪、养过兔,搞过多种养殖行业,空闲时喜欢上山捕猎。2010年8月23日,谢海良到附近的洞山上捕猎时,发现一只大野猪带着五六只小猪仔在啃食村民种植的玉米,他连忙赶去抓捕。当这头大野猪发现谢海良时,便“哄哄”地大声嚎叫,领着五六个“孩子”飞快地朝山顶方向逃窜。机敏的谢海良迅速上前追赶野猪,其中两只小猪一时跟不上母野猪而迷失了方向,被一处高坎的山体挡住了去路,被谢海良当场捕获。回家一过称,一只小公猪重11.5公斤,一只小母猪重12.5公斤,这令谢海良欣喜不已。
      谢海良曾在电视节目中看到一则报道说山东有人依靠养野猪,走上致富路的创业故事,也想尝试一下养野猪。面对这两只活蹦乱跳的小野猪,谢海良觉得机会来了。然而,没想到,他的妻子却极力反对在家养野猪,妻子觉得山上的野猪,野性大,长长的嘴巴,棕黄色的长毛,长相凶猛,怕会伤及家人。再说,他们也没有养殖经验与技术。于是劝丈夫:“要么将小野猪卖了,要么杀了。不然自己躺在床上睡觉都不会安心。”
    繁育小猪崽 就像带婴儿
      谢海良决定先将这两只小野猪养一段时间试试,实在不行再按妻子的要求处理。
      一开始,谢海良将玉米投喂给小野猪时,这两只小家伙像是被吓着了,拼命往墙壁上乱窜,发出“哄哄”的尖叫声,害怕靠近主人,也不敢吃投下的玉米。两三天之后,小野猪渐渐感到主人的好客与热情,胆子也一天比一天大起来了。一听到主人的脚步声,它们便跑过来,抢着吃主人投下的食物,这令谢海良信心倍增。
      家里多了这两只野猪,谢海良每天除了干农活,就像照顾婴儿一样,一日三餐,都是亲自去喂养的。经过七八个月的精心饲养,小野猪长到了20多公斤重,母的那只竟怀孕了。他的妻子也改变了态度,开始支持他。
      一天晚上七点多钟,母野猪开始生产,谢海良便蹲在猪圈里,看到产下一只幼崽,便上前及时进行分捡,生怕母野猪压坏小猪崽,直到6只棕黄色小猪崽顺利产下。然而,事情却没想像的那么顺利,第二天一早,谢海良在打扫猪圈卫生时,突然发现母野猪迅猛起身,“哄哄”地一阵嚎叫,将6只幼崽活活地咬死。谢海良吓出一身冷汗,觉得繁育野猪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不过,他并没有灰心丧气,而是觉得自己经验不足,应该向有经验的养殖大户与专家请教。于时,他前往金华、嘉兴等地,向野猪养殖大户取经,从中获取了许多养殖经验与技术。
      为什么母野猪会咬死自己所生的猪崽呢?谢海良后来分析认为,由于猪圈靠近公路,每天路过的车辆噪声大,加上农户进出路过猪圈,从而影响到野猪的生活习性,致使野性大发,给幼崽造成伤害。同时,自己养殖的野猪属于近亲交配,搅乱了野猪的生理规律,也会出现一些反常现象。
    养殖效益高 发展信心足
      2011年初,谢海良投资10多万元,先后前往嘉兴、金华等地,引进黑母猪与第三代杂交公野猪种,同时选择在离家较近的洞山附近的丘陵地带搭起了10多间猪圈,还向当地的林业部门申请注册了大同镇黄垅特种野猪养殖场。
      谢海良边摸索、边实践,通过自繁自育,不断壮大养殖规模,同时对圈养的野猪,不定期地在野外放养两三个小时,增强它们的活动量,保持野猪的野性,提高肉质品味。“一般成年母野猪一胎可产10只左右,多时有20来只,一头成年野猪出售价在2800-3000元左右,商品野猪肉每公斤价格可达56元,利润十分可观!”谢海良微笑着说。
      2011年4月的一天,谢海良刚好在山上放养100多头大小野猪,突然接到家人电话说,一位亲戚在路上出了交通事故,要他马上前去帮助处理。谢海良扔下野猪,赶到出事现场。过了不久,有人打电话告诉他,他放养的野猪跑到5公里路远的地方去了。谢海良心想,这下糟了,野猪要逃到山林里去了。当他心急火燎地赶到养殖场,只见草丛里静悄悄的,一头野猪也没有了。这群野猪跑到那儿去了呢?谢海良急得发慌,满山头找时,突然看见他的野猪在一头大公野猪的带领下,顺着返回的山路,大摇大摆地回来了。更令他惊喜的是,还带回了一头山林中的小野猪。从此,他再也不担心放养在外面的野猪会逃跑了。
      如今,谢海良每天都会将成群结队的野猪放养在山上,任它们随意玩耍。只要自己用窝盖敲打出“咚咚”的声响,野猪们就会从丛林中乖乖地回到养殖场里,等候主人的喂养。
      日前,笔者来到谢海良的养殖场。只见10多间猪圈里,150多头皮色花斑,毛发棕黄的大小野猪悠闲自在地躺着。当主人将其中两个栏里的30多野猪一放到猪圈外的草地时,野猪们发出一阵“哄哄”的嚎叫声,有的迅速钻进灌木丛中,有的你追我赶相互嬉闹,有的自个儿随地打滚,扬起一道道灰尘……随着主人敲打起手上的不锈钢锅盖,一只只分头游窜的野猪迅速奔到主人的身边,争抢主人投放的食物。
      一脸憨厚,幼黑肤色的谢海良开心地说:“现在每天都要放它们出来溜达一会,一是增强它们的活动量,提高肉的品质,二是适应场地的环境,增强驯养野猪群体之间的融合。”短短一年多时间,谢海良通过实践与摸索,总结出许多成功驯养野猪的经验与技巧。这也让许多外地人慕名而来,向他学习养殖技术。
      “我希望能带动当地的农户一起养殖野猪,我可为他们提供种猪、技术,形成当地一个地方特色产业。”谈起今后的发展思路,谢海良满怀信心地说。
    宁文武
    谢海良在放养野猪。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