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鎏琰
本报讯 10月8日,全省供销社服务现代农业工作现场会在嘉兴召开。嘉兴互联网点的“天天农产会”,湖州直供直销的“老大房超市连锁”,萧山的“农资消费教育学校”,宁海“智慧农资”的二维码服务网络,开化乡镇直供的“生蔬直营店”,临海“一点一卡一服务”的农村信用合作模式以及省农资集团的“综合服务网络”等服务现代农业特色经验在会上进行了交流。
据了解,经过多年努力,我省供销系统已逐步构建起以农民组织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服务个性化为主要特征,以保供应、强服务、活流通、做精品、育主体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农业服务体系。特别是对于我省农业“两区”建设给予了极大的支持。据了解,截至今年8月底,全省供销系统共有657家经营主体开展对接服务“两区”工作,直接投资建设“两区”项目48个、面积3.7万亩、总投资6.3亿元;参与建设124个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中心项目;签订统防统治、农机植保合同2624份,服务面积32万多亩,开展测土配方面积42.8万亩;为“两区”内732个生产经营主体提供农信担保7.10亿元;举办培训班453期,培训农民4.9万多人次。
省供销社相关负责人介绍,我省供销系统主要通过健全产业化体系、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大项目投入力度等多种措施,服务于我省现代农业发展。
据悉,下一步,全省供销系统将制定服务现代农业发展规划,明确建设任务。同时,从明年开始,将在“新网工程”、农业综合开发、省财政专项资金、创业发展基金等资金安排上,重点向对接服务现代农业建设的项目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