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产业

南屏土猪肉为何那么“香”

  在天台县南屏乡,当地的土猪肉受到了城里人的追捧。许多市民专门驱车半个小时,就为了给自己和亲友带点土猪肉回去,就连县外的一些餐厅老板也专程过来订购。
  南屏土猪,又叫南屏“够周猪”。据该乡副乡长陈燃标介绍,南屏“够周猪”因饲养周期长达一周年而得名,是天台地方传统优良品种,耐粗饲、抗逆性强,肉鲜香糯而有回味。
养殖方法很讲究
  9月15日,笔者来到南屏乡东畚村村民汤爱林家,只见他的家门口堆放着许多红薯茎叶。“家里养了几头‘够周猪’,现在基本上就靠这些东西来喂。”瘦黑的汤春林憨厚地笑着说。
  汤春林告诉我们,他现在种了5亩多的田地,一年收获的红薯、玉米少说也有上万斤,多数成了猪饲料。
  在汤春林家不远处,有一间简易猪舍,里面养着5头肉猪,每头大概七八十公斤,饲养时间已半年有余。猪舍边上有5口大缸,缸里散发着草料腐烂后发出的味道,听说这些都是原生态的猪食。
  汤春林说,像他这样不用商品饲料,猪长不快,喂养一年时间,最重也就150公斤左右。
  在南屏乡,像汤春林一样在家务农的有5000多人。养殖“够周猪”是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之一,也是南屏乡畜牧业的特色优势,在县内外有一定的知名度。
  据乡生态农业产业协会会长汤军义介绍,这种养殖方法适合土猪生产中饲料相对粗放、饲养期较长的要求,所产的猪肉质量更好。
猪肉鲜香卖得俏
山头郑是南屏乡的集市点,徐金杏开的夫妻肉铺,因为专卖南屏土猪肉,在当地很有名气。
  9月16日上午10点不到,徐金杏就收摊了。她说:“现在大家都喜欢土猪肉,我这里大概有一半以上都是城里人、外县人赶过来买,有许多是‘回头客’。平时一天杀一头,早上五六点钟开始卖,一般卖上四五个钟头就没有了。”
  同样是猪肉,土猪肉的香味缘何更胜一筹?笔者向去年荣获“中国烹饪大师”称号的天台县餐饮行业协会会长叶时明请教。原来,“速成猪”饲养时间短,不到半年就可出栏,它喂的是高营养饲料,蛋白质沉积速度快,生长速度也快,育肥时间大大缩短,最终因先沉积瘦肉,后再沉积脂肪,而导致肌肉内脂肪含量不足。而南屏土猪饲养周期长,一般饲养在10个月以上,饲喂的是土饲料,土猪的肌肉、脂肪生长匀称,肌间脂肪成比例,吃起来口感好、香味足。
产业发展有亮点
  为了扶持发展“够周猪”,南屏乡去年在东畚村搞试点,对符合要求的“够周猪”每头补助300元,今年补助范围扩大到板桥、下杨等村,养殖数量明显增加。乡防疫员汤宇龙说,目前该乡存栏“够周猪”已超过1500头。乡里制订了“够周猪”养殖的“土”标准,以保障“够周猪”的品质,同时,还组建了“够周猪”产业合作社,按照“合作社+基地+农户+直销店”的产业发展模式,由合作社的母猪场提供苗猪,发放给农户饲养,然后回收商品猪。乡生态农业产业协会也已与县特色农产品配送中心达成意向,由该协会向中心直供优质农产品,实现农超对接,将农户小生产与城市大市场对接起来,构建市场销售一体化链条,实现商家、农民、消费者共赢。
  徐平 丁金伟 胡春雷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