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庆元农民泪别“田保姆”廖必长

  □本报记者 袁卫
  本报讯 9月23日上午8时6分,年仅58岁的庆元县农业局高级农艺师、县粮食产业首席专家廖必长,因病医治无效,最终永别了他热爱一生的“三农”事业和农民朋友。
  青山呜咽,草木含悲。9月26日,廖必长同志追悼会在庆元县殡仪馆举行。“廖必长,我们永远怀念您”、“廖必长,您一路走好”……一条条白底黑字的横幅,道出了他在农民心中的分量。从数百名送行群众眼中喷涌而出的热泪,更是寄托了人们对“田保姆”廖必长的无尽哀思。
  “父亲的一生都是在为别人考虑,为家人、为农民,就算在病中,他还坚持工作,放不下田间地头的事情,但是,他却很少考虑自己的身体……”廖必长的儿子廖伟平哽咽地说。
  “晚稻就要丰收了,老廖啊。”庆元县种粮大户廖林杰,头戴孝帽,自言自语道,“你手把手教我们育秧,教我们机插机收,还教我们防治病虫害,别人说我是种粮大户,可我说,你才是真正的种粮大户,你心里挂念着庆元县所有的粮食作物啊。”
  庆元县松源街道五三村的毛芋种植户吴松平哭了,他清楚记得自己刚开始种毛芋那年,由于不懂病虫害防治技术,他的毛芋出现了腐烂现象,是廖必长,一次次赶到田里,一遍遍悉心指导,才为他挽回了损失,此后,廖必长就成了吴松平免费的技术指导老师。“现在我们终于掌握了毛芋的种植技术,可是,老廖,你怎么能就这样走了呢!”
  “尽管廖必长已经走了,但是,他的精神不会走!”庆元县农业局局长洪宝如神情凝重地对记者说,他们失去了一位好同事,但是,在廖必长同志精神的激励下,农业系统将涌现出更多甘于奉献“三农”的先进人物,将廖必长同志服务农业、服务农民的“接力棒”传递下去。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