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科技

安徽育出国内旱稻第一品牌

  笔者从9月18日在安徽合肥召开的“绿旱一号”学术研讨与示范推广现场经验交流会上获悉,由安徽省农科院水稻所选育的旱稻新品种“绿旱一号”,已累计推广1284.2万亩,创效益73.7亿元,成为我国推广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旱稻第一品牌。
  1995年,安徽省从国外引进耐旱水稻资源,运用遗传工程选育办法,将既耐旱又耐涝植物空心莲子草的DNA,用浸胚法直接导入优良常规水稻中,历时10年选育出了一种高产、耐旱、省力、节水型水旱两用水稻新品种。2005年6月,“绿旱一号”通过国家品种委员会审定,成为国内首个用草、稻远缘杂交获得的水分高效利用型水稻品种。该品种自育成以来,在国内北到苏北,南到海南,西至新疆,东至福建的 10多个省区累计推广1284.2万亩,并在老挝、喀麦隆、安哥拉成功种植,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绿旱一号”不需育秧插秧,可水旱直播、人工撒播、机械免耕直播,每亩节约生产成本200元。该品种最大的特点是既耐旱又耐涝,即使水淹180小时也能获得较好产量。每立方米灌溉水生产普通水稻0.92公斤,但能生产旱稻1.66公斤,相比之下,旱稻水分生产率提高80.4%。安徽省农科院水稻所所长李泽福研究员告诉笔者,“绿旱一号”在水资源缺乏且灌溉能力较差的江淮分水岭,以及沿淮低洼易涝、农作物容易减产或绝收的地区更能显出耐旱耐涝的独特优势。
汪永安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