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合作社贷款有了新途径

  □本报记者 程益新
  本报讯 前些天,浙江和丰禽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施金仙为贷款的事颇为头痛。去年年底,合作社计划筹建一个投资1500万元的种鸡场,如今已通过各种渠道投入1100多万元,可剩下的300多万元至今还没有着落,种鸡场的建设暂时搁置下来。“银行目前对合作社贷款基本是不批的,即使有土地证和厂房质押,也不能贷,只能以个人名义或互保的形式贷款。”施金仙说。
  施金仙的难题很快将得到破解。9月11日,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和浙江涌金仓储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金融仓储合作框架协议,合作社贷款有了新途径。
  此次合作在银行、金融仓储公司、合作社及成员三方进行,针对三农领域的仓储抵押或质押物包括农业投入品、地上作物、牲畜、水产品、林木、农业加工产品、加工设备等。根据协议,浙江涌金仓储股份有限公司将在推动联合会建设、农超对接、农社对接等方面给予优先优惠服务,向合作社收取的仓储金融服务费不高于一般标准的90%;同时,公司积极向有关银行推荐资信较好、风险控制能力较强、有完善风险管理制度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及成员,根据自身融资需要,开展仓储融资运作。
  省农业厅副厅长赵兴泉要求,浙江涌金仓储股份有限公司要严格守信、积极履诺;各理事单位要积极试水,带动农民专业合作社来加入这项业务;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要以此次签约为契机,做好要素集聚,积极探索新的有效的办法提升专业合作社服务水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