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打造为农服务“加油站”

看吴兴区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中心的新探索

  □本报记者 袁卫 陈鎏琰
  农技推广的“田保姆”、农业信息的“发布员”、农民增收的“指导员”……说起湖州市吴兴区八里店镇的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中心,当地农民就夸好。近日,记者走进八里店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实地了解了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中心给当地农业生产,特别是农业“两区”建设带来的显著变化。
农技推广的“田保姆”
“不对,不对,这枝不能剪!”八里店镇移沿山庄的果蔬示范园里,施星仁正在教周边的农户修剪梨枝。“教授说了,尽可能让枝丫360度均衡地分布在同一平面上,这样能充分利用阳光。”在施星仁的耐心指导下,5位农户很快就学会了,他们先一一将有虫眼的枝条剪掉,再按要求整理树型。
  施星仁是八里店镇的农技指导员,他口中的“教授”,是浙江大学教授滕元文。滕教授是八里店南片桃李产业联盟的特聘专家,他们两人都属于八里店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中心推行的“1+1+N”新型农技推广联盟体系中的一员。“‘1+1+N’指的就是1名来自浙江大学的特聘专家加1名当地农技人员,服务N家农业企业或种养专业户。”吴兴区农林局局长施国强告诉记者,2010年,湖州八里店南片被列为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体制创新试验区,为了创新农技推广机制,促进农业转型升级,试验区在农业公共服务中心的基础上建起了农技推广联盟体系,组建了桃梨、蔬菜、水稻、玉米、特种水产等5个产业分联盟。“联盟的作用就是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培育新农民。”施国强高兴地说,通过专家、农业科技特派员的努力和推广,当地农民持续增收能力正在不断增强。
  农技推广是服务中心一项重要的工作,也因此,像施星仁这样的农技人员就成为当地农民眼中的“香饽饽”。刚刚过去的一年里,有110多个农民到施星仁的基地——金农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进行了实地培训。“几乎每天都有农户打电话给我,除了八里店镇的,附近织里镇、环渚乡、埭溪镇的农民也会打来。”施星仁说,“只要哪里的农民需要,我就服务到哪里。”
  遇到自己也解决不了的难题,施星仁就会联系滕元文教授,“今年‘海葵’台风袭过湖州后,在八里店西部有部分果园、菜园等被淹,给农户造成了不小的损失。”八里店农业公共服务中心主任唐明方说,还未等积水消退,中心就组织了浙江大学3位蔬果专家,赶到受灾地区,现场指导大家进行灾后恢复生产。“专家的指导,为农户挽回损失发挥了巨大作用。”唐明方说。
农业信息的“发布员”
  一走进八里店农业公共服务中心的服务大厅,迎面就是一个电子显示屏,通过这个电子屏幕,所有人都可以实时监控整个园区的生产情况、大棚内温湿度等各项农业生产指标,同时通过电子屏幕,还可以远程管理,实现风机、喷滴灌的自动开启关闭。智能监控系统的运行,真正实现了农业生产的智能化和科技化。
  今年以来,我省农业“两区”建设进一步加大了对软件的投入,即打造与之配套的公共服务体系。“服务中心正以此为目标,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尝试建立智慧农业服务系统,为农业企业和农户提供全天候、全方位的即时服务。”唐明方介绍说。
  在吴兴区尹家圩粮油植保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孙梅金的办公室,记者一眼就看到墙上醒目地挂着一叠《湖州病虫情报》,翻开一看,里面详尽地描述了病虫害发生的趋势、防治办法和农药配方等内容。吴兴区八里店镇农办主任沈杰告诉记者,服务中心会根据各病虫害监测点汇总的信息,不定期向农户发放书面信息或手机短信,以帮助他们及时采取措施,减少损失。
  说起《湖州病虫情报》,孙梅金还告诉记者一个小插曲,今年“海葵”台风过湖州后,服务中心就立刻发了信息给他,提醒他及时注意水稻的虫害信息。“当时我还有点不信,根据我以前的种稻经验,这段时间不会有很严重的虫灾。”孙梅金尽管将信将疑,但基于对服务中心的信任,他还是进行了虫害防治。没想到,没过两天,还真是受到了褐飞虱等虫害侵扰,“幸亏服务中心及时作了预测预报,不然这次损失真是大了。”说起这事,孙梅金直到现在仍庆幸不已。
  不光有病虫害信息预警,“像气象信息、土地流转信息和农产品买卖等信息我们都通过服务中心的信息发布平台,及时向广大农户发送。”沈杰说,比如,在服务中心的隔壁,就专门建有一个气象实时监测点,通过广播、农民信箱等手段及时向周边农户发送农事气象信息,“今年7、8月份的台风又多又强,气象预测点的及时播报,让农户做好了防护措施”。
农民增收的“指导员”
  沈根泉是八里店镇曹舍村的村民,自家田地流转给农业园区后,他就一直赋闲在家。今年5月,服务中心的就业指导员施花雁找到了老沈,动员他参加村里举办的劳动技能培训班。几番劝说,老沈终于答应参加绿化维护培训。“最近,我找到了一份工作,对路上的绿化带进行日常维护,年薪也有两万多元呢。”老沈告诉记者。
  据介绍,八里店镇有不少农户的土地都进行了流转,农村有不少富余劳动力。“如何让农户在拿到土地租金的同时,还能享受工作薪金,这成为我们服务中心另一项重要工作。”施国强说。
  为了帮助更多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就业,八里店镇加快培养了一支专业的基层就业援助员队伍。自今年6月中旬起,湖州启动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就业指导员轮训,整个湖州共有650余名就业指导员陆续进行培训,八里店服务中心就有3位。据介绍,当地对就业指导员重点开展就业和失业保险法律法规及政策制度、公共就业服务基层平台核心业务标准及操作、就业与失业保险统计等方面的培训,并依照有关规定和操作程序,对受训学员统一进行劳动保障协理员资格考试,对合格人员颁发相应的资格证书。“这批就业指导员已成为我们服务中心为农户找工作的就业‘红娘’”。
  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中心为农户服务,也同样为企业和合作社服务。湖州凯龙葡萄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蒋兴民一提起服务中心,就一脸感激:“多亏服务中心出面帮我担保融资了150万元,要不然,我这葡萄采收就麻烦了。”原来,近期正是葡萄采收的高峰时节,蒋兴民的葡萄园也是大丰收,但没想到的是,算上采收工人的劳务费和葡萄运输费等,蒋兴民发现自己手头上的资金周转不开了,这可急坏了他。“迟一天采收葡萄就是一天的损失,当时我真是急得没法了。”幸运的是,服务中心伸出援手,立刻提供担保,从农村信用合作银行为他贷到了150万元贷款,解决了蒋兴民的燃眉之急。“如今,服务中心光是为园区内的合作社和企业担保融资已达到800多万元,成为我们农业企业和合作社名副其实的‘后勤保障员’。”施国强说。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