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法制

她动起了新农合的歪脑筋

  •   近年来,各级政府加大了对新农合的投入和建设,大大减轻了农村患者的负担。然而,这样一项造福民生的工程却被一些不法之徒钻了空子。近日,温岭法院开庭审理了一起诈骗案:在卫生院药房工作的孙丹(化名),238次冒用他人医保卡套取医疗费用,而后又两次购买虚假发票和住院资料,骗取36555元。
      法院以诈骗罪当庭判处孙丹有期徒刑1年零6个月,缓刑2年,并处罚金1万元。
    假资料骗取新农合基金
      今年35岁的孙丹,曾在温岭市某镇社区卫生服务站药房工作。孙丹说,当时新农合还没普及,有些本地人没有办医保卡,看病开药付费时,就用熟人的医保卡付费,对于这些,她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孙丹发现,很多外来务工人员由于不能报销,都不要发票。于是,她动起了歪脑筋。她在给外来务工人员结账时,这边收进现金,那边用亲戚的医保卡轮换着刷,然后从中套取报销款。“亲戚们是为了方便把医保卡放在我这里的,他们不知道刷卡的事,套取来的报销款我全拿了。”
      经统计,孙丹共用9张医保卡轮换套刷 238次,套取医保基金2272.24元。
      后来,孙丹去了趟北京,在北京肿瘤医院旁边看到很多造假发票的小广告。“他们说,可以把报销需要的所有材料备齐后送货上门。”熟悉农医保报销流程的孙丹立即意识到这意味着什么。
      她想起外祖母得过慢性肾炎,但没住过院,于是,她花了1000元钱用外祖母的身份证、医保卡买了一套北京某医院的住院假发票及虚假住院材料。2011年8月,她用这套“假货”,顺利办理了报销手续,领取报销款14439.5元。
      发现此计可行后,她又花了2000元钱,用自己母亲的名义重施故技,再次顺利领取了报销款22116.2元。
    2000多元的手术费谎报4万多元
      让孙丹没有想到的是,全套资料加上合乎规范的流程,还是没有掩盖住她骗取医保金的罪行。
      报销医药费时,报销者要把住院期间的医疗费发票原件、住院医疗费用明细汇总清单和出院小结,以及患者身份证、合作医疗卡原件办理人身份证原件带到农医保中心。“我们之前从来没想到过,这么详细的证明以及全套的病历记录,竟也会有造假的。原来是一张异常的报销发票揭露了这一切。”温岭市新农合管理中心主任江志斌说。
      去年9月25日,箬横镇红升村的陈文(化名),拿着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住院发票和住院资料,跑去替父亲报销住院费。他说父亲得了肝癌,所以去北京住院治疗。去年11月3日,陈文顺利领到了2万多元报销款。但工作人员在事后审核医疗费清单时发现了疑点。江志斌说,“清单上列着一项肝癌根治术,费用为甲类,4万多元。可按我省的规定,这项手术的费用最多只要2320元。”之后,江志斌又发现费用清单上的一种药物与陈文父亲的病根本无关。
      于是,江志斌他们打电话给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核实情况,结果得到了一个惊人的消息:医院里从来没有陈文父亲这个病人。
    赴京调查 真相大白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了解开谜团,江志斌带着这套报销资料前往北京查证。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医生看了这套资料后表示,病历记录没有问题,连公章都很像。“经过仔细查证后发现,住院编号是不存在的,医院系统里也没有这个住院发票号。”江志斌说,此外,发票上盖着第19号公章,而医院那边只有18号公章。
      种种迹象证实,陈文所提供的资料系伪造的。江志斌随后报了警。
      之后,该中心把全部在北京住过院的病人的住院材料重新核对了一遍。“我们又发现了几起假发票案,涉及18万余元,其中就包括孙丹的。”
      陈文、孙丹案中的报销人都没有住在相应的医院,因此很快就被发现了,而患卵巢癌的戴真(化名)是真的住过北京肿瘤医院的,她的手法更隐蔽一些。为了报销到更多的医药费,住院期间,戴真4次购买假发票及相关住院材料,共得报销款92469元。
      为了杜绝此类情况的再次发生,目前,温岭新农合管理中心专门设立了一个岗位来核对报销者的住院情况,“特别是大额医疗费用报销,我们尽可能跟医院核实”。江志斌说,他们很希望能建立一个平台,和定点医院联网,自动显示病人的住院信息,那样的话,假发票报销的漏洞就能轻松塞住了。 陈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